青岛“崂山宝藏”探宝记:跨越地域的“藏品对话” - 中国网新山东要闻 - 中国网·新山东 - 网上山东 | 山东新闻
青岛“崂山宝藏”探宝记:跨越地域的“藏品对话”
中国网·新山东 · 丁相红 | 2024-06-14 09:38:22

  历史繁花于此处盛放,岁月痕迹在这一刻凝固。踏进博物馆,翻开鲜活生动的史书长卷,跨越千年的文化脉搏生生不息。

  在青岛金石博物馆,于5月18日开幕、为期100天的博融万家·2024崂山区博物馆馆际联展上,《器韵风华》青岛&上海双城联展及文博市集也同步展出。来自上海宝库匠心博物馆、崂山区部分非国有博物馆的馆藏精品融汇一堂,带来一场穿越时空、跨越地域的对话,邀请四海游客一同领略凝聚在文博中的心跳。

  博融万家·2024崂山区博物馆馆际联展策展人、墨非墨当代艺术馆馆长冯国建深耕文博策展十余年,她介绍说,本届馆际联展尝试了新的突破——让文博走出青岛,与上海携手共话蕴含在馆藏背后的“时空密码”。

  “本届展览的主题是《器韵风华》,器韵和风华分开了两个展厅来呈现,器韵的部分更多的是呈现每一个收藏的物品本身。通过风华展厅,我们希望将馆藏的精品以空间表达的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到空间美学和藏品背后的人文故事。同时通过新的展陈方式,把艺术和生活做一个很好地融合。在双城联展的过程中,人们也能更直观地感受到不同地域千百年来积淀的风土人情。”冯国建说。

  “我们看到的这幅《千里江山图》苏绣是上海宝库匠心博物馆提供的馆藏精品,这是工艺美术大师王丽华女士带着她的团队历时几年创作而成。苏绣在4大名绣里排名之首,这件作品也是非常有代表性的苏绣作品。”伴着冯国建的引导,看到这幅《千里江山图》苏绣作品意蕴悠长,崇山远黛之间青绿盎然,林木村野错落有致,一针一线绣出灵动之气,大美江山尽收眼底。

  另一件藏品《清明上河图》汴绣同样由上海宝库嘉兴博物馆提供,作者为“汴绣皇后”王淑花。为了在整个空间上能够更好地呈现古时风貌,冯国建选用民国时期老桌椅搭配团扇,漫步展馆中,别有一番雅致韵味。

  《清明上河图》由北宋宫廷翰林著名画家张择端所作,汴绣同样发源于北宋,是我国著名的绣种之一,以绣制中国名画、古画闻名,采用独特多变的蒙针、滚针、反抢针、拉链针等十几种针法。绣品古朴典雅而不失细腻。《清明上河图》汴绣再现了北宋繁盛的汴京风貌,兼具艺术性与写实性。

  为了让这幅作品活灵活现,王素花用了近一年的时间创作,她深入大街小巷与黄河边,寻找生活中的“活样本”。实地观察毛驴、耕牛、骆驼等形态和毛色,观摩船工如何盘放船绳、运河卸货热火朝天的盛景。她挑灯伏案,以一双巧手将自己的所观所感凝聚于《清明上河图》中,搭起一座“跨越时空”的文化之桥。(通讯员 丁相红)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