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博山区:城市向新 幸福升级 - 中国网新山东乡村振兴 - 中国网·新山东 - 网上山东 | 山东新闻
淄博博山区:城市向新 幸福升级
淄博日报 · 董娜 | 2024-06-19 15:17:08

  日前,记者走进博山区山头街道古窑村,踏着青石板路,仿佛进入了一个时光隧道,回到了那个“炉火映红半边天”的年代。

  城市更新行动让这片沉睡的土地重焕生机,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

  从改造老旧小区、实施智慧供热扩容、地下管网建设,到陆续涌现的口袋公园……博山区正以看得见的速度,不断优化城市结构,完善城市功能,提升人居环境。

  老旧变“新颜”

  城东街道的大街社区,曾是20世纪90年代的遗留问题集中地,道路坑坑洼洼、停车位稀缺、基础设施老化、环境杂乱无章,这些问题如同顽疾,长期困扰着这里的居民。然而,经过近两年的精心雕琢,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曾经喧嚣的菜市场,如今变身成为文化旅游商业步行街,吸引了无数外地游客前来打卡留念。

  在老旧小区改造中,博山区采取“留、改、拆、增”的策略,既保留了历史痕迹,又提升了居住舒适度,实现了从“有住处”到“住得好”的完美蜕变。大街胡同里的钱汝惠老人,谈起这一变化颇为自豪:“这不仅是对社区的翻新,更是对居民生活品质的提升。”

  一座城市的更新,不仅体现在拔节生长的高楼大厦中,也弥漫在温馨有序的老旧小区里。2022年,博山区启动老旧片区改造三年行动计划,致力于改善全区43个老旧片区,总面积达491万平方米,影响着1803栋楼、6.6万户居民,占比达到全区户籍总户数的38.8%。

  在改造前,博山区开展了6轮民意调查,广泛征求居民意见,确保改造工程贴近民心、符合民意。城西街道凤凰园社区党委书记徐艳说:“从设计到施工,再到验收,每一个环节都有居民的参与。我们努力将居民的需求和愿望融入改造之中,让小区的功能更加完善。”

  据博山区住建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2024年,博山区计划投资9.3亿元,对16个老旧片区进行进一步提升改造,涉及817栋楼,改造面积达233.77万平方米,将有27779户居民受益。

  供热管网扩容

  “一到冬天,我们小区有的屋子暖和,有的屋子冷,能重新改造供热系统真是太好了。”在峨眉新村片区,居民张先生也对管网改造充满期待。连日来,博山区将供热管道更新和老旧小区改造结合起来,对青龙山片区、峨眉新村片区等10个老旧片区进行管网改造。

  在青龙山片区老旧供热管网改造工程施工现场,工人们正抢抓进度加紧施工。“我们采取分段施工的方式,保证每一段的更换工作都能在短时间内完成。待新旧管道更替完成后,这些老旧小区将不再‘畏寒’。”现场施工负责人介绍说。

  老旧小区供热管网大多运行年限已久,管网相对老旧,容易出现如跑冒滴漏、阀门开闭不灵等问题,不仅影响居民冬季取暖质量,也增加了供热管网运行成本,造成能源浪费。管网升级改造后,将有效提升管网平稳运行能力,进一步提高老旧管网供热效能。

  在做好老旧小区供热管网升级改造工作的基础上,博山区今年将继续对集中供热管网进行延伸扩容,计划敷设高温水管网3公里,新增供热辐射面积60万平方米,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扩大全区供热范围,能够让更多居民在冬季住上集中供热的暖屋子。

  智慧供热系统的完善,不仅提升了供热效率,也让居民们感受到了科技带来的便利。

  据了解,智慧供热系统能够根据不同气温条件准确预测热负荷,同时,根据智慧供热预测模型进行精准调控,可以有效解决部分小区因入住率低带来的热量分配不均问题。此外,供热站内的仪表设施已经与外供单位的热表进行了系统对接,确保了数据的准确性和供热效率的提升。

  激活城市“动脉”

  在城市的发展脉络中,地下管网如同无声的“城市生命线”,虽然隐匿于地表之下,却与市民生活和城市繁荣息息相关。

  为根治城市积涝和水质问题,博山区2024年将重点对建成区外的28处排水管网进行整治,计划改造17公里雨污水管网,并整治超过800处混接点,同时对管网进行全面排查,建立隐患台账管理系统。

  每一次地下管网的更新,都意味着市民生活品质的提升和城市安全的加固。2024年,博山区将新建10公里天然气管网,新增天然气用户2000户,并对老化管网进行改造,确保所有老旧管网得到及时更新,实现“动态清零”。

  走进北岭小区的“口袋公园”,市民刘玲正和姐妹们在树荫下拍视频。她笑着告诉记者:“改造后的公园增设了造型各异的景观小品、慢行步道、休闲座椅等娱乐设施,真正为我们提供了便捷、灵活、精致的休闲空间。”如今,形式多样的“口袋公园”遍地开花,如珠玉般散落在博山区的大街小巷,既激活了城市“动脉”,又满足了人们对宜居城市的美好期待。

  长夏渐盛,万物初盈。古窑村的石墙上开满了鲜花,隐藏在巷子里的老式理发馆依然繁忙……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处处都能感受到城市更新行动带来的美好变化。“在进行旧村改造的时候,对古窑、老厂房进行保护性开发,对传统历史街区进行升级改造。”博山区山头街道文化和旅游发展中心副主任徐娜表示,作为全省第一批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示范项目,古窑村在城市更新中焕发出新的活力。

  城市更新不是大拆大建,也不是简单地进行旧楼改造、修修补补,而是城市系统的全面持续升级。出亮点,补短板,疏堵点——在博山区的城市更新行动中,一系列美好的变革正悄然发生。

  □本报记者 董娜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