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全域推动“无证明之省”建设 开展电子证照应用超8亿次 - 中国网新山东山东外宣 - 中国网·新山东 - 网上山东 | 山东新闻
山东全域推动“无证明之省”建设 开展电子证照应用超8亿次
大众日报 · 刘姝彤 赵丰 | 2024-06-20 10:01:23

  今天(6月19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走在前 挑大梁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山东篇章”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介绍山东激发数据要素价值,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情况。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山东全领域推动“无证明之省”建设,各级各部门500多类码融合成全省统一的“鲁通码”,累计开展电子证照应用8.3亿余次。

  当前,数据作为新的重要战略资源和关键生产要素,正深刻改变着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省政府副秘书长,省大数据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健介绍,山东充分发挥雄厚产业基础、海量数据资源、丰富应用场景等优势,大力推进数据开发利用,在构建数据资源“汇、治、用”体系,打造高效、安全数据流通生态方面持续发力,不断释放数据要素价值,赋能高质量发展。

  在推动数据多元化应用方面,山东强化以数惠民,聚焦“高效办成一件事”,塑强“爱山东”政务服务品牌,深化数据共享应用,实现高频事项无差别办理,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比如,推行“婚育服务一件事”,将出生医学证明、户口登记等11件婚育事项整合为1件,由以往“对接5个部门,填报11张表单,跑9趟,耗时4.5天”简化为“提交1套表单,3分钟网上一次性申报”。全领域推动“无证明之省”建设,用电子证照代替实体证照,将全省各级各部门500多类码融合成全省统一的“鲁通码”,让企业和群众“无证办事”“一码通行”。目前,全省累计开展电子证照应用8.3亿余次,“鲁通码”在政务办事、酒店入住、健康医疗、门禁通行、文化旅游、交通出行等6大类场景中推广应用。

  强化以数兴业,围绕发展所需,推动数据全链条、跨行业融合应用。比如,在金融服务方面,我省打造可信数据空间,打通政务数据和企业数据,赋能金融产品研发、贷前准入、贷后监察等全流程业务应用。在企业服务方面,上线“鲁力办”督查落实平台,有效解决了一批项目上马难、人才招引难等事关企业发展的问题。

  强化以数优政,打造“山东通”协同办公平台,高效支撑机关办公“网上办”“掌上办”。加强公共数据与社会数据关联分析和融合应用,提升风险预警、指挥调度等数字化水平。建设镇街综合数据平台,解决基层多头重复报数问题,基层表格填报缩减率超过52%。山东“跨层级数据贯通提升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案例被国家数据局评为首批“数据要素×”20大典型案例。

  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已成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资源。“从整体来看,数据要素市场发展尚处于培育期,这一阶段发挥有为政府作用显得尤为重要。”省大数据局副局长禹金涛说,“省大数据局将多措并举加强数据要素市场建设,加快释放数据要素潜能。具体来说,主要是从政策引导、数据供给、主体培育、平台搭建、示范引领五个方面来推动。”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推进‘数据要素×’行动,聚焦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据价值化和治理服务数字化,培育新业态,打造新优势,加快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大力推进数据赋能优化营商环境,深入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和数字乡村建设,让全民畅享美好数字生活。”王健说。

  (记者 刘姝彤 赵丰 报道)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