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文旅“出圈”更出彩 - 中国网新山东文旅教育 - 中国网·新山东 - 网上山东 | 山东新闻
济宁文旅“出圈”更出彩
济宁日报 · 王粲 | 2024-05-08 09:34:22

尼山圣境人山人海。■记者 杨国庆 摄

  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济宁文旅火爆“出圈”、安全有序、大放异彩,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数据显示,5月1日至5月5日,全市22家旅游监测重点景区累计接待游客223.27万人次,累计营业收入9344.51万元,同比分别增长69.69%、66.16%,均创下历史新高。

  为何今年“五一”假期我市文旅能如此火热?

  “五一”小长假正值春夏之交,暖风和煦,草长莺飞,是户外踏青出游的好时节。我市以独具匠心的文化旅游项目和创新战略,让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完美交融,推出系列特色活动,丰富文旅产品供给,拓展旅游消费空间,规范文旅市场秩序,吸引了各地游客纷纷前来打卡。

  融合新业态新场景 消费市场亮点纷呈

  结合游客对假日出行的多元化需求,全市各重点景区创新沉浸式、互动式文旅融合新业态、新场景,推出新内容、新玩法、新体验,成为今年“五一”假期吸引游客的“流量密码”。

  我市启动了2024年特跑族跑江湖·跑运河——济宁站暨“中国旅游日”主题月活动;任城区运河记忆历史文化步行街区推出了龙船巡游、水上花船歌唱巡游、汉服主题演艺打卡、嗨唱运河音乐会、国风舞蹈巡游、李白醉酒舞蹈、国潮快闪、欢乐相声船等活动;嘉祥县开展了“畅游齐鲁 乐宿济宁”主题推广活动暨原乡左岸露营音乐节;梁山县以“穿越时空 寻梦水浒”为主题,推出了“醉酒当歌”水浒人物快闪、“忠义梁山泊”舞台剧展演、水浒人物cosplay免费游园等13项“沉浸式水浒文化体验”系列活动;济宁高新区举办了爱琴海“我的假期漫游记”、鸿雁湖“五一”古风国潮音乐节等10余场活动;2024《快乐向前冲》金乡赛道启动,全新升级的赛道,融入胜“蒜”在握金乡元素,带来全新的闯关体验,吸引了各地游客纷纷前来闯关。

  夜游夜演持续升温,曲阜万仞宫墙下上演的《大哉孔子》光影秀、尼山圣境推出的“超级烟火秀”、留庄运河里开展的乡约运河里“嚎爽”微山湖——“摊玩”夜游节暨乡村好时节·乐动生活、南阳古镇景区举办的“和合南阳”汉服秀文化节、汶上县宝相寺景区举办的传统庙会、济宁经开区开展的假日旅游活动等各类夜游夜演项目,让游客白天“游”得舒适,晚上“亮”得精彩。

  与此同时,我市类型多元、内容丰富的演艺演出活动“上新”不断,邹城市打造了“迎宾开山鼓”“梁祝不倒翁”“国风神仙秀”等演出精品项目;微山湖旅游区微子文化苑、铁道游击队纪念园组织开展了文旅微演艺项目;太白湖景区举办了太白湖闪耀之声“百姓大舞台 有才你就来”文艺竞演;泗水县万紫千红景区联手专业团队打造了“2024万紫千红蒙古风情节”;太白楼的沉浸式戏剧《又见太白》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日均接待游客5000余人,成为济宁文旅消费新增长点。

  文旅惠民精彩不断 特色活动备受青睐

  假期期间,我市坚持文旅公益培训、活动与文化惠民演出齐头并进、多点开花,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兖州区举办了“永远跟党走 逐梦正青春”纪念五四运动105周年青年书画作品展和“中国梦 劳动美”庆“五一”国际劳动节美术书法作品展,开展了“我和兖博有个约会”“馆长导赏、专家讲文物”和小志愿者讲解文物活动;泗水县在阅湖尚儒研学基地开展了“趣研泗水·乐动龙湾”研学旅游季活动,让孩子们在游玩体验中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提升文化修养;金乡县非遗传承慢直播基地内,金乡木雕、鸟虫画、棕编、糖画、曲艺等不同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在现场或展示或展演,吸引众多游客围观;在鱼台县棠邑公园小剧场内开展的周末公益剧场展演,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感受到传统戏曲的魅力;济宁杂技团等市直专业文艺院团及微山县等部分县区院团深入农村、社区开展文化惠民演出;文化广场市民大舞台“劳动最光荣”文化演出继续精彩上演;运河音乐厅进行童谣皮影小剧场开业首演和两场沉浸式演出;济宁大剧院策划“享唱团”城市合唱和电影公益放映活动。

  值得一提的是,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场馆、文博场馆成为游客“新宠”。市博物馆精心策划“山石本色·古藝今彩”、公益讲解等一系列研学游活动;市文化馆举办匠心遗韵·非遗研学行活动、第六届打击乐大赛、“童心向党”第三届少儿艺术大舞台文艺展演海选等活动;众多市民群众选择在节假日进入市图书馆参观借阅,伴着书香过“五一”成为新时尚。

  宣推矩阵密集发声

  提供有力舆论支持

  为进一步扩大济宁旅游的知名度与影响力,在“五一”假期前及假期内,我市持续宣推发力,策划系列主题宣传活动,通过微信公众号、微博、头条、抖音等新媒体平台,编发了《“五一”假期济宁景区活动攻略来了》《“五一”怎么游?济宁旅游线路攻略快收好》《“五一”来济宁住哪?攻略来了(酒店篇)(民宿篇)》《“五一”期间文化馆活动攻略来了》《“五一”期间博物馆活动攻略来了》《“五一”期间图书馆活动攻略来了》《“五一”假期必去,济宁十大春季网红打卡地来了》等原创信息。节前,启动了“畅游齐鲁乐宿济宁”主题推广活动,发布了美食美宿攻略,各景区、文博场馆等提前发布了“五一”假期活动攻略,极大满足和便利了广大市民群众及游客的出行信息需求。

  不仅如此,央媒省媒等各大主流媒体纷纷聚焦济宁,推动济宁“五一”假期旅游热。央视《新闻直播间》以《文化中国行 探寻千年历史的儒家文化印记》为题,用近4分钟的时长,报道了近年来我市在保护开发“老三孔”的同时,创新打造“新三孔”,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进行有机融合,让游客在身体力行中感受儒家思想中蕴含的重要启示;央视《新闻直播间》报道了我市曲阜三孔景区迎来“研学游”客流高峰;央视《新闻联播》结尾《文化中国行》节目采用了济宁航拍镜头,展示了曲阜孔庙的秀丽景色;《山东新闻联播》栏目报道了济宁尼山圣境、孔子博物馆《纤云弄巧——孔府旧藏刺绣文物展》等展览。这些重磅报道多角度、立体式展现了济宁文旅的多彩魅力,引发了热烈反响和广泛好评。

  文旅市场监管有效

  服务保障温润人心

  火热的文旅市场,离不开细致周到的文旅服务保障。为确保假期期间全市文旅市场安全有序,市文化和旅游局提前谋划、周密部署,节前精心安排好安全生产、市场秩序、信息报送等工作,节日期间强化应急值守,严格执行节假日领导带班、值班人员24小时值班制度,同时派出13个包保督导组,采取“四不两直”方式,持续深入各县市区重点景区、文化场馆、文博单位等一线,开展不间断督导检查,建立问题隐患台账,狠抓整改落实,坚持抓早抓小,防患未然,同时建立网民反映问题台账,第一时间回应游客的建议和遇到的问题,让旅游环境更加安全温馨有序。

  ■本报记者 王粲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