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坊子区:解锁集体经济“增收密码” - 中国网新山东各地 - 中国网·新山东 - 网上山东 | 山东新闻
潍坊坊子区:解锁集体经济“增收密码”
潍坊新闻网 · 刘晓杰 刘通 | 2024-06-17 09:45:53

  夏日好“丰”景,坊子区各乡村迸发出勃勃生机——

  黄旗堡街道现代农业园区迎来采摘旺季,各类蔬菜瓜果轮番上市,工作人员忙着挑选、采摘、搬运,现场一派繁忙景象;坊城街道土楼子村的“大田托管”,实现了土地增值、村民增富、集体增收的共富共赢;九龙街道丁村凤凰庄村,一块块光伏板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源源不断地产生清洁电能,为村集体经济输送能量……

  黄旗堡街道颜家汶畔村现代农业园区的大棚内,工人在采摘成熟的茄子。

  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是强村富民的重要举措,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必由之路。近年来,坊子区立足区位交通和产业优势,整合集体土地、集体资产、帮扶项目和资金等资源,加快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通过实施“共富乡村”行动,充分挖掘乡村多元价值,做大做强乡村特色产业,解锁村集体经济“增收密码”。

  “瞧,这是刚成熟的茄子,今年收成不错。”6月15日早上6时,黄旗堡街道颜家汶畔村党支部书记颜景雷便钻进大棚里,看到茄子长势后,喜出望外。

  “要想增加村集体经济,实现更高质量发展,产业链条健全是关键。”颜景雷说,为了加快贯通产加销、融合农文旅,持续推进农业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全面拓展农业增值增效空间,他们建成了集观光、采摘、娱乐、休闲于一体的现代农业园区,园区内注重发展高端果蔬产业,通过他们的精心育苗、科学管护,种植的果蔬品相好、产量高,年销售收入已突破1000万元。

  坊城街道土楼子村大田托管示范基地。

  当前正值农忙期,而坊城街道土楼子村的一些村民却当起了“甩手掌柜”。“家里闺女出嫁了,每年一到这个时候就忙得焦头烂额。”74岁的村民王洪祥感慨道,“现在好了,家里田地都托管出去了,地有人帮忙打理,我也不愁收益。”

  “田还是那块田,但适度规模经营的种田理念,就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村民面临的耕地撂荒问题。”土楼子村党支部书记李乃强介绍,目前村里已有200余亩土地实行了大田托管。

  大田托管解决的不仅是“谁来种地”的问题,更解决了“怎样种好地”的问题。坊子区在筑牢基层战斗堡垒基础上,通过党建引领大田托管,有效破解了土地撂荒、耕地非粮化、管护不及时等问题,高产高效粮食种植这一区域特色产业在全区逐渐孵化成型,在“农户+合作社+服务商”模式下,每年至少为各村村集体增收10余万元。

  九龙街道丁村凤凰庄村,房顶上一排排深蓝色的光伏发电面板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

  当日上午9时,记者走进九龙街道丁村凤凰庄村,一排排白墙红瓦的住房整齐有序,房顶上一排排深蓝色的光伏发电面板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

  “前些年,村里开展环境卫生大整治腾出了很多闲置用地,我们经过一番研究,决定用好这些闲置资源增加村集体收入。”丁村凤凰庄村党支部书记孟文涛介绍,经过多方考察,村里决定引入光伏发电项目,走“党建+生态+发展”的新路。项目建成后,预计年发电量可达520万千瓦时,村民每年可增收近3000元。

  瞄准光伏产业“生态节能+经济效益”优势,坊子区坚持试点先行、由点到面建设光伏绿色能源开发利用项目,光伏发电绿色发展之路正在越来越多的村庄铺就。此外,坊子各村还通过清收欠款、规范整改低效合同、“企业+”合作等多种方式积极盘活闲置土地,集中打造了一批便民商业街区,以商业“小切口”提振村集体经济“新业态”。在坊城街道,新建成的西王家村红色便民商业街集熟食、生鲜、服装于一体,在丰富村子周边商业业态、带动村民就业创业的同时,也助推了村集体增收。

  产业兴则乡村兴,集体富则村民富。坊子区通过持续推动强村富民工程,培育壮大特色产业,高效盘活村级闲置资源,用好土地规模化托管、村庄分布式光伏发电、集体股权质押贷款等强村富民举措,进一步壮大村集体经济,让新时代农村“颜值”更靓、集体经济增收“路子”更宽、农民“口袋”更鼓。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刘晓杰/文图

  通讯员 : 刘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