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德州:科技赋能 激活发展第一动力 - 中国网新山东各地 - 中国网·新山东 - 网上山东 | 山东新闻
山东德州:科技赋能 激活发展第一动力
德州日报 · 张志宁 王世林 | 2024-06-05 09:27:47

位于乐陵市的国家马铃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记者 刘振兴 摄

  日前,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时强调,要着眼国家战略需求,统筹推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未来产业超前布局,全面释放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融合效能,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我市以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为总抓手,从全市一盘棋的高度谋划培育新质生产力,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打通堵点、接续断点,让更多创新资源向新质生产力汇流。2023年,全市创新能力指数位列全国第75位,研发经费占GDP的比重达到3%。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打造强企方阵

  一个动车螺旋减震弹簧拥有13项发明专利和28项实用新型专利。扭住创新不放松,山东智衡减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不仅改变中国动车需要进口国外弹簧的局面,产品还出口法国、加拿大等10余个国家。

  科技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生命线,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关键举措。

  我市坚持以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为重点,实施“揭榜挂帅”,每年遴选一批影响力大、带动作用强、应用面广的关键核心技术,定期向社会公开发布,形成企业“出题”、政府“立题”、高校“解题”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2023年,10个市级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分别由山东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等16家高校揭榜,涉及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2024年,又组织实施了24个项目面向全社会公开发榜,其中20个项目分别由同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16家高校院所揭榜。

  培育壮大科技企业群体,离不开高质量政策供给。我市出台《关于进一步优化创新生态支持高水平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若干措施》,制定23项配套实施细则,打造“1+1+N”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搭建起科技创新制度的“四梁八柱”。2023年,在加快推进新时代科技强市建设、科技创新成果评定等方面出台系列办法措施,打造政策落实闭环。同时,改革项目立项方式,建立常态化申报机制。设立1000万元市级研发计划资金,对成果转化、科技合作、临床医学等领域的科技项目,分类分批给予支持,带动全社会加大研发投入。

  创新给力,在于科研支撑有力。我市以孵化载体增强企业创新动能,支持科技孵化载体多元化投入、企业化运作、专业化发展。

  2023年获批2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7家省级众创空间、1家省级加速器。目前,我市29家孵化载体入孵企业961家,拥有有效知识产权1700件。截至2023年底,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到932家,实现2年倍增;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1365家,同比增长41%。

  打破供需“藩篱”,科技成果落地生金

  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水平是一个地区科技实力的重要体现,但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首先要打通科技创新与企业需要之间的“藩篱”。我市各级相关部门以开放的心态与高校科研院所对接合作,搭建了灵活多样的技术转移转化平台,把创新的活力充分激发出来。

  我市积极构建全方位开放合作体系,积极融入服务重大战略,通过举办中国复合材料行业发展大会、山东省装备制造技术创新对接会等大型活动,不断深化与高校院所的合作联系,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会同35家单位组建黄河流域中试基地联盟和黄河科创联盟中试专委会,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企业和市场需求为导向,架起科技成果产业化、商业化的桥梁,打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通道。

  邻凤筑巢、异地聚才。为主动对接北京人才资源,我市探索“飞地”引才新模式,在海淀区挂牌成立德州(北京)协同创新中心,构建“精准对接—评审入驻—飞地孵化—德州落地”全流程闭环体系,“零距离”链接首都科创资源。中心运营以来,已吸引北京大学“超分辨显微镜”等34个项目入驻孵化,集聚200余名高层次人才。2023年全市共建设“人才飞地”10处。

  发挥制度优势,加速转化进程。科研成果从实验室到走向市场要经过试验、试点、推广等程序,要让科研成果快速转化,必须集中力量、集中时间,选好点、布好局。我市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方面持续加力,积极探索“1库+2平台+3主体”的德州路径,即:建立1个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库;搭建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和技术转移服务2个平台;链接输出方、输入方、中介方3个主体,加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2023年引进科技成果90项,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163.13亿元,较上年增长86.3%,实现历史性突破。

  加速平台建设,提升创新能级

  科技创新平台是助力产业转型升级、塑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的有力抓手,也是引育科技人才的强磁场。

  我市坚持以平台建设为载体,加速集聚创新要素,实施科技创新平台筑基攻坚行动,出台奖励政策、搭建对接桥梁,推动企业高水平建设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完善实验室建设体系,推动新型研发机构提质增效。2023年,中北大学德州产业技术研究院被确定为省级新型研发机构,全市新建市级技术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等各类科创平台75家,市级创新创业共同体3家。

  借力国家马铃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希森马铃薯产业集团选育出的耐中度盐碱马铃薯新品系“Z1281”,创造了马铃薯在中度盐碱地上的单产新纪录,填补了在大田里进行耐盐碱马铃薯品种选育和应用空白。今年4月,1.5万粒太空马铃薯种子在乌兰察布市商都县进行试验种植,经过“太空之旅”的马铃薯实生籽进入大田鉴定评价阶段。

  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是创新驱动,创新驱动的本质是人才驱动。只有培养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拔尖创新人才队伍,才能在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抢占先机、把握主动权。

  我市实施科技人才赋能“十百千”科技型企业三年行动,每年组织一批高层次人才赴10家科技领军型企业、100家高新技术标杆型企业、10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开展合作,帮助企业确定技术需求、开展科技攻关、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目前已引进24所高校院所的60名高层次人才到我市科技型企业担任“科技副总”。2023年,1名专家获“齐鲁友谊奖”,2人入选国家级重点人才工程,10人入选省重点人才工程,4人入选“海外工程师”,4个项目入选省“外专双百”项目,引进外国专家96人。

  □本报记者 张志宁 本报通讯员 王世林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