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接港澳,为淄博带来了什么? - 中国网新山东创富山东 - 中国网·新山东 - 网上山东 | 山东新闻
链接港澳,为淄博带来了什么?
淄博日报 · 赵瑞雪 赵晓雯 | 2024-05-28 15:54:15

  跨越千里,如约而来。

  2024年5月27日,港澳山东周活动在香江之滨又一次启幕。

  山东与香港、澳门的交流合作,渊源深厚,近年来,合作领域不断拓展,成果丰硕。央居齐鲁的淄博,也因此成为外商纷至沓来之地。仅以对港合作为例,截至目前,淄博已有港资企业252家、总投资额134.86亿美元,其中2023年全市新设港资企业29家,实际使用港资4.8亿美元,占实际使用外资总额的77.2%。

  链接港澳,淄博做对了什么?优质的省级对外合作平台,为淄博带来了什么?

  盛会为媒 外资项目接踵而至

  2023年,山东将连续10年赴港举办的香港山东周升级为港澳山东周,成功举办2023港澳山东周活动。

  淄博抓住机遇,凭借门类齐全的产业优势、开放包容的招引生态、厚商重商的营商环境,在2023港澳山东周期间,一举签下4个外资合作“大单”。华润电力沂源药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就是其中之一。

  项目签约方华润电力控股有限公司(文内简称华润电力)是华润集团旗下香港上市公司,是国内高效率、高效益的综合能源公司之一。落地淄博市沂源县的华润电力沂源药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由华润电力与华润医药联合开发打造。“目前,华润电力山东公司已与沂源县东里镇、石桥镇签订二级开发协议,今年,在石桥镇取得了100MW农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指标,目前正稳步推进。”5月24日,该项目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据了解,该项目占地约24000亩,能有效实现光伏发电与中草药材种植的有机结合。项目建成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6亿元,年税收6000万元。

  一场链接港澳资源的盛会目的为何?资源共享、发展共赢!项目签约落地并最终达产增效,实现区域经济发展,才能让彼此深度携手,共赴未来。

  在2023港澳山东周期间,淄博还借势借力,自行组织招引活动,达成淄博市人民政府与光大环境(集团)有限公司(文内简称光大集团)战略合作项目。

  早在2005年,驻港央企光大集团就将环境治理服务项目落地淄博。集团相关负责人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形容:“淄博市是我们投资的幸运之城,也是我们光大集团环保业务的兴起之城。淄博加速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也为投资商创造了良好的营商环境。”

  话音犹在耳畔,2023年12月初,光水(淄博张店)污水处理有限公司提标扩建项目已建成投运。由此,张店东部化工园区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由原来的0.5万吨扩增至1万吨,大大提高了对上游企业的服务能力,为园区吸引更多优秀化工企业进驻,实现长远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更加坚实有力的基础设施保障。此外,项目出水排放标准也进一步提高。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淄博自古重工厚商,当前,愈加厚植营商新环境,积极搭建“一站式”“全天候”服务平台,作为全国18个投资热点城市和区域之一,淄博对港、对澳经贸合作的“朋友圈”不断刷新。

  市商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全市新设外资企业主要来自香港地区,新增合同港资9.5亿美元,占全市总额的68.25%。

  科技搭台 产业向新加力提速

  科技合作,是淄博链接港澳的重要抓手。

  近年来,乘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东风,淄博先后举办鲁港科技和人才发展论坛、鲁港科技创新合作大会,打通了对港澳校地合作的重要渠道,进一步巩固了与港澳合作成果。

  可以肯定的是,创新科技作为香港核心竞争力和源头活力所在,正是淄博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最为稀缺的要素资源。而对澳科技合作,淄博也在不断探索和推进。

  如何以科技搭台,实现产业唱戏?

  在2023年2月举行的鲁港科技创新合作大会上,省、市科技部门主导的“大公坊鲁港技术转移中心”在淄博揭牌,就是一次典型尝试。

  技术转移中心旨在立足企业创新需求,链接香港科创资源,打通科技成果转化快车道。成立一年多来,大公坊国际加速器CEO丁春发和他的团队频繁往来于港淄之间。“我们做了几件事,首先是打通香港高校科技成果来淄转化的通道,再就是借助香港商协会资源,引进科创项目和科创人才落地淄博。”丁春发说。

  香港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创新领域有很大优势,拥有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高水平的大学和研究机构,在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领域具有明显优势。目前,在大公坊鲁港技术转移中心、市科技局等合力推动下,香港中文大学AI+智能制造研究院的落地合作正在推进中。“2024港澳山东周期间,我们将就‘文创+科创’元宇宙项目与港方达成合作意向,助力淄博智慧城市建设。”丁春发满怀期待。

  对于香港而言,淄博工业基础扎实雄厚、产业体系完备、配套能力强大,能为科研成果落地转化提供广阔平台和市场。

  2022年印发的《山东省“十四五”科技创新合作规划》,将淄博列为粤港澳跨区域合作节点城市,支持我市持续举办对港(澳)科技交流活动,并形成固定机制,进一步稳固了我市在全省港澳合作第一方阵的地位。

  就在上周,山东莱茵科斯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文内简称莱茵科斯特公司)董事长崔智刚刚结束在德国的考察返回淄博。对港合作,在莱茵科斯特公司由来已久。近年来,港澳山东周系列活动的举行,加速了双方合作质的递进。这次访问德国也是为了推进企业依托香港理工大学展开的人才培养工作。

  今年1月15日,香港理工大学与莱茵科斯特公司举行产学研合作签约仪式,双方共建智能制造联合实验室,致力于人工智能、人机协作机器人等方向的研发和产业化。“提升效率是联合实验室助力智慧生产的第一步,接下来,我们要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淄博中小企业数智转型升级的实践中。”崔智说。

  从最初的设备购销合作,到如今共建实验室,乃至人才联合培养,莱茵科斯特公司与香港理工大学先行先试的步伐越来越稳、越走越快。

  和莱茵科斯特公司一样,近年来,淄博引进了一大批来自香港的先进技术、理念、经验、人才和投资,成为助推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

  融通共进 淄博迎来全新机遇

  志合者,不以千里为远。

  港澳山东周的资源链接让淄博跑上了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无论是从经济发展、产业升级,还是从城市品牌和国际合作等方面,都为淄博带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023年,淄博主动请缨承办第二届鲁港经济合作洽谈会。会上,24个兼具规模和质量,涉及高端装备、医养健康、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领域的大项目、好项目现场签约。

  “落户淄博、服务淄博、深耕淄博、融入淄博!”中建国际投资(山东)有限公司淄博区域负责人,曾在谈起与淄博的合作时,连用好几个“淄博”。这次洽谈会上,中建国际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和淄博经开区管委会签订国际合作产业园(二期)项目的协议。这已是该企业在淄博打造的第四个产业园区,数量之多在国内也是极为罕见。

  据了解,国际合作产业园(二期)项目以工业自动化技术为基础,以汽车制造、工程机械、医药制造、消费电子、半导体产业等为重点方向,聚焦设计研发、终端产品及核心技术部件等环节,将为淄博经开区引进培育一批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带动引领性强的未来产业。项目将于今年10月开工建设,投产后预计可带动就业1000人以上,年税收达3000万元。

  香港是国际科技与创新资源的配置枢纽,链接香港就等于链接全球资源。

  2024年5月,港澳山东周再次启程,新时代下,鲁港澳合作步入新阶段。

  “从淄博到香港,这次我们带着新项目来参加盛会并进行签约。”5月26日,已抵达香港的山东港智创信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满怀期待。企业将与香港理工大学进行深入合作,利用香港理工大学在运动生物力学上的多年研究成果,结合企业在力觉传感器领域的技术优势,共同研发力觉传感器在运动装备、器材上的应用,利用先进的功能性运动装备、器材有效提高运动员的运动体验和成绩,同时增强公众对运动的参与度,引领体育运动迈向科技创新前沿。

  当前,香港已成为淄博主要的外资来源地,越来越多的香港青年和香港企业家认识淄博、了解淄博,越来越多的香港专家、学者和广大香港企业不断走进淄博,通过交流互访,碰撞出更多火花,两地的科技、经贸往来也将不断深化,在新的机遇中实现共同发展、共同成就。

  2024港澳山东周期间,将举行好品山东澳门推广中心启动仪式,我市20余种农产品参与推介,将搭建起对澳合作的崭新通道。

  推动高水平合作,共促高质量发展。未来,随着鲁港澳合作发展机制的不断健全完善,淄博产业集群化对接优势将进一步凸显,全力打造产业链合作新标杆,这也意味着,淄博企业将有更多机会与港澳资源进行优势互补。

  链接港澳,淄博迎来高质量发展的全新机遇。

  □本报记者 赵瑞雪 赵晓雯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