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市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 - 中国网新山东创富山东 - 中国网·新山东 - 网上山东 | 山东新闻
德州市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
德州日报 · 杨德林 | 2024-05-28 09:34:21

德州大陆架石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工人正在加工固井封隔器产品。记者路龙帅摄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出一系列重要论述,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我市各级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立足实际,探索创新,加快新技术、新工艺、新模式、新产业引进和培育,推动高质量发展。从今日起,本报推出系列述评,进一步坚定信心,凝聚共识,推动各地加快发展形成新质生产力。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必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2024年1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发表重要讲话,系统阐明新质生产力的科学内涵,深刻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大意义,对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出明确要求。

  围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我市各级凝聚共识,立足实际,加大创新,全力突破。各县市区根据本地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有选择地推动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探索切实可行的突破路径。

  明确发力点,培强现代产业

  新质生产力内涵深刻、外延丰富,既不能大而化之、什么都抓,又不能望而却步,不敢闯不敢试。今年初,我市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全会暨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确定了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提出了增创“十个新优势”发展目标和“九个持续精准”工作要求,加快培育和形成新质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针对我市来说,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培强现代产业,培植一批创新能力强、具备核心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企业,全力做强实体经济,壮大经济总量,是当务之急。尤其是要以新质生产力推动产业体系向高质量、高效率、可持续方向发展,赋能产业转型升级,有力支撑现代化产业体系。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载体是产业。我市正在加快推动传统产业提质增效,提高主导产业发展能级,推动新兴产业培育壮大,谋划争取一批全省“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和领军企业。尤其是要超前谋划元宇宙、数字经济、低空经济等未来产业,积极争取1至2个产业集群列入省级未来产业集群名单。 (下转A4版)

  明确关键点,推进科技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立足产业、企业实际,我市大力弘扬勇于创新突破的企业家精神,着力培植高新技术企业、具备核心竞争力的现代产业集群,推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加快绿色发展,以科技创新助推高质量发展,加快培育和形成新质生产力。一季度,我市以新技术、新业态、新产业、新模式为显著特征的“四新”经济占GDP的比重为32.7%,较去年同期提高1.3个百分点,居全省第2位。“四新”经济投资同比增长19.7%,占全部投资的53.5%,较去年同期提升6个百分点。

  英凯模金属网有限公司研发生产的环氧网填补了国内高端环氧网市场的空白;山东福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葡萄糖酸钠工艺先进、产能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德州大陆架石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固井利器”——尾管悬挂器能将勘采石油和燃气的套管安全送至8000米以下的深井;泰山体育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研发的滑雪板使用的无氟高性能雪蜡部分指标优于进口产品……我市广大企业在生动实践中深入理解和领会新质生产力的内涵要义,紧紧抓住科技创新这个关键点。

  2023年,全市583家企业获评山东省创新型中小企业,累计达到944家;新增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26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1家,累计分别达到487家、34家;32家企业被认定为山东省瞪羚企业,居全省第六位。这些企业是我市加快培育和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坚强依托和保障。

  深化改革,环境支撑

  深化改革优环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产关系必须与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只有通过持续深化改革,推动土地、资本、技术、数据等各类要素高效配置,才能有效推动和释放新质生产力发展。

  我市全面深化改革,产业培育、创新驱动、要素保障持续增强。2023年,我市深入实施“三个一百”改革工程,争取国家级改革试点35项、省级135项,5项国家级试点通过验收。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统筹实施59个“一把手”营商环境项目,有序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创新推出“信用承诺+极速办事”审批、“金服制度”等一系列集成服务举措,建立“2110”企业诉求快速闭环解决机制,我市居2023年度全国工商联“万家民企评营商环境”进步最明显的5个地级市首位,释放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动力和活力。

  □本报记者杨德林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