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争到2025年,青岛新能源整车产量将达到40万辆 - 中国网新山东本网原创 - 中国网·新山东 - 网上山东 | 山东新闻
力争到2025年,青岛新能源整车产量将达到40万辆
中国网·新山东 · 李雷 | 2024-06-14 10:26:01

  6月13日上午,青岛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政策吹风会,介绍《青岛市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5年)》(下称“行动计划”)情况,明确了2024至2025年全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工作目标、重点任务、保障措施。

  青岛是我国北方重要的汽车产业基地。市委、市政府始终高度重视汽车产业发展,并把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作为全市重点发展的支柱性产业链之一,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以及省委、省政府各项工作部署,以一汽解放、上汽通用五菱、一汽-大众等整车企业为链主,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2023年,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产值突破1500亿元。

  目前,全市汽车产业规上工业企业已超过300家,其中整车生产企业8家,整车产能130.2万辆。在技术路线方面,形成了涵盖传统燃油车、LNG清洁能源车和纯电动及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完整技术路线体系;在产品体系方面,形成了涵盖轿车、SUV、交叉乘用车、轻中重卡、客车、特种(专用)车辆等全品类的产品体系;在核心零部件方面,形成了涵盖模具、内外饰、车桥、动力总成、轮胎、热管理系统、智能座舱、变速箱控制系统等领域较为完善的配套生态。

  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发展形势日新月异。我们将围绕进一步推进青岛市新能源汽车产业提质升级,在“稳存量、谋增量”的基础上,通过“铸长板、补短板”,加快构建“整车+关键零部件+后市场服务”的现代产业运行体系,进一步打通供应链、协调产业链、创新技术链,为加快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产业支撑。

  《行动计划》以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为引领,以青岛国际汽车城为主要载体,以推动现有整车企业产能爬坡和转型发展为主线,加快构建融合发展的产业生态,提升全产业链竞争水平,打造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商用车产业基地和出口牵引型新能源汽车产业高地。力争到2025年,新能源整车产量达到40万辆,整车出口达到18万辆左右,车企海外营业收入超过360亿元;汽车电子、动力电池等核心配套,轮胎、车身等特色配套规模分别达到400亿和500亿元左右;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到45%左右;全市公共、居民充电基础设施分别达到4万台和11万台以上,农村地区充电基础设施达到1.5万台。

  《行动计划》按照提升整车水平、做强配套产业、开拓更大市场、打造产业生态、赋能应用场景的逻辑主线,着力实施包括“整车能力提升”“关键配套进档”“智能网联突破”“应用场景引领”“出口动能牵引”“后市场体系构建”“技术创新驱动”“资源要素保障”“产业生态打造”等九大行动。

  其中,“整车能力提升”行动主要以乘用车倍增发展和商用车优势打造为目标,积极争取整车企业在青岛市布局高端乘用车畅销车型,提高现有整车企业产能利用率,鼓励商用车企业在做好燃油、LNG(液化天然气)、CNG(压缩天然气)等产品基础上,加快探索纯电(含换电)、混合动力、氢燃料动力等多元化技术路线,不断提升市场占有率。

  “关键配套进档”行动以产业补链强链目标,重点发展汽车电子和核心配套产业,通过外部招引和内部培育,填补车用电机、电控领域空白,推动存量动力电池企业扩产增效,争取超充动力电池项目落地。

  “智能网联突破”行动以推动“车路云一体化”发展为目标,通过制定发布一系列政策措施,开放路权和应用场景,推动有条件的区(市、功能区)按规定全域开放,推动智能网联汽车、道路基础设施和车联通信网络互联互通,积极争取“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着力招引一批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高成长型企业。

  “应用场景引领”行动以提高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为目标,通过开展公共领域电动化、新能源汽车下乡、汽车以旧换新等活动,提升更多绿色产品供给,充分挖掘应用场景,助力新能源汽车消费,为企业产品迭代升级和业态模式创新提供支撑。

  “出口动能牵引”行动以打造出口牵引型新能源汽车产业高地为目标,充分利用上合示范区、青岛自贸片区等出口便利优势,围绕推动新能源汽车集港、查验、装箱、出运“一站式”集中作业,降低出口成本,提高出口效率,吸引更多整车企业选择青岛作为主要出海口岸。同时,创新KD(散件组装)出口模式,扩大新能源汽车出口规模。

  “后市场体系构建”行动以推进汽车后市场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布局新能源汽车二手车交易、回收拆解再生利用、维修保养等环节,降低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维修成本,完善新能源汽车后市场服务体系,促进产业健康发展。

  “技术创新驱动”行动以推动行业科技创新为目标,聚焦车用芯片、基础软件、车身轻量化材料、新体系动力电池等共性技术和核心部件,支持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和科研院所组建创新联合体开展协同攻关,大力培育创新型企业。

  “资源要素保障”行动以优化产业发展环境为目标,出台产业发展规划和第二批支持产业发展政策清单,落实谷峰分时电价政策,强化产业链重点项目要素保障,推动项目尽快开工建成投产,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产业生态打造”行动以优化产业生态为目标,推动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补能便利性,推动充电服务网络向乡村有序延伸,科学规划加氢设施,合理布局商用车专用充换电站,进一步优化农村地区居民购买新能源汽车的相关金融服务。

  在组织实施方面,将从强化组织领导、夯实人才基础、强化项目带动等3个方面制定保障措施,统筹全市资源力量,集聚高端产业人才,加快重点项目建设,扎实推动《行动计划》落实实施。(作者 李雷)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