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建青春闪耀在“千岛之国” - 中国网新山东本网原创 - 中国网·新山东 - 网上山东 | 山东新闻
电建青春闪耀在“千岛之国”
中国网·新山东 · 董卫强 李开 黄亭寓 | 2024-06-14 09:55:25

  20年的光景,在繁忙的电建工地上,他从一名厂用电气安装工成长为电仪专业项目负责人,岁月的洗礼让他在工作上表现得更加的成熟和细腻。他脸庞硬朗,目光犀利,沉练中尽显坚毅,轻松中满是豁达。他,就是中国电建集团核电工程有限公司印尼乐美项目电仪工程公司经理马亮。

马亮在工程现场进行设备调试

  2004年7月,马亮加入到了中电建核电公司,正式开启了他的电建生涯,那时的他意气风发,他坚信只要敢做、敢拼,一定会在这广阔的舞台闯出自己的一番天地。

  刚到工作岗位的马亮便将一股脑的热情全部投入到工作中,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白天,他奔波于工地,手里始终拿着繁杂的厂家原理图纸,不厌其烦地调试各类电气设备。夜晚,他埋头在各种书籍、图纸中补理论、找原理,遇到技术难题,向老前辈请教。人们经常能看到,他跟着有经验的人员一步步学习电气设备的安装、接线、调试,随身携带的笔记本写满了一页又一页。

  长期孜孜不倦的学习,让马亮对施工现场的生产、质量控制、工作流程了然于胸,熟练掌握各项现场知识,成为能够独立完成本职工作的青年干将,他先后参与建设了山东费县、云南滇东、云南雨汪、天津北疆、华润山东菏泽、印度GMR能源、印尼泗水等十多个项目,凭借着高超的专业技术和负责严谨的工作态度,先后被评为公司“星级策划师”和“电气技能专家”。

  工作中,马亮善于抓核心环节,紧盯突出短板,谋定重要任务。“一丝不能放松,一毫不能懈怠,一点不能侥幸,一分不能马虎”,这是他挂在嘴边交代给团队成员最多的一句话。把工作中“稳”的思想,责任中“守”的观念,安全中“怕”的心理都深深的灌输在每一个施工人员的心底。

  印尼乐美项目是一家绿色场地无菌包装工厂,主要生产机器预印、印刷、层压、剪切,生产轧制无菌包装,占地面积约为十六万平方米,是电建核电公司印尼分公司承接的第一个工业厂房项目,现场实践经验较少而且需要根据采购的设备对设计院原图纸进行深化设计,而工业厂房的标准往往又与电力标准不一致,这就需要马亮和他的团队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攻关。

  工程前期,马亮经常组织厂家召开技术澄清会,审查设备不符合项,深化图纸设计、材料报验、梳理后期工作中所需要的材料工器具,经常加班到深夜。施工过程中,他更是与同事们一同奋战在前线,临场指挥,现场年轻的技术员们忽视的问题他总是一一提醒,强烈的责任心驱使他面对困难迎难而上。

  合同工期要求2023年10月27日送电,接到业主乐美公司通知,生产线设备于10月初到厂房进行安装调试。为此,马亮带领的电仪团队深感压力,他们变压力为动力,立即组织技术人员召开专题会研究对策,制定了周密的施工计划,通过明确并严格规定施工工序,科学组织施工,把设备催交、施工任务进行分解,责任到人,做到定人定时间,从配电柜基础制作安装至配电柜安装,再到高、低压电缆埋管敷设,最后到完成高、低压电缆敷设及电缆终端接线,仅用两周时间通过印尼能源与矿产资源部(ESDM)的送电SLO认证,在10月12日一次送电成功,完成了赶工工期提前15天的任务目标,得到了项目部和业主的高度赞扬。

  作为电仪专业的负责人,马亮始终坚持站在团队的最前面,起好带头垂范作用。印尼乐美新建工厂项目共有11个建筑物,各建筑物外线的电力电缆、弱电电缆均采用地下排管直埋方式,不仅地下埋管工作量大,而且工期还十分紧。地下供水管道、燃气管道、排水管道、消防水管道等管网环境复杂,交叉作业多,地下埋管开挖难度大。马亮通过反复详细的计算,在满足电缆敷设路径的前提下,通过合理的规划厂区电缆路径和数量,有效的减少电缆埋管数量,既节约了成本,又提高了工效。

  在矛盾问题上较真一次,工作就会加强一分;在矛盾问题上碰硬一回,工作就会向前一步。马亮时刻提醒年轻员工要善于总结、归纳施工中遇到的问题、积累经验,把问题想在先,把工作做在前,切实做到参之有道、谋之有方、言之有理。

  转眼间,马亮已经工作二十多年,昔日的少年也已到了而立之年,改变的是匆匆岁月,不变的是那份兢兢业业的电建人的初心使命。在工程现场,只要是关键工序施工,安全质量控制重点的地方,人们总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

  语言不通是每个国外项目施工都会面临的首要问题,但马亮觉得这并不是障碍,他给自己定了每天记一百个单词的目标,每天回到宿舍就会看见他默默地在坐在床铺的蚊帐内学习英语。现在的他已然能无障碍的与业主和BV管理公司讨论工作进度和标准规范。但是他仍不安于现状,开始阅读英语书籍,尽可能的充实自己,同时也不定期对员工进行英语和标准的培训。

  为了工作,电建人选择了舍小家为大家。马亮参加工作这二十多年里,能回家过节过年的次数屈指可数。“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行动是青年最有效的磨砺。在美丽的千岛之国,马亮用智慧和汗水书写着电建青春的奉献之歌。(通讯员 董卫强 李开 黄亭寓)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