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里,王伦世(左)正在“把脉”农户蔬菜生长情况。
隆冬天寒,万物萧瑟,平度市南村无公害蔬菜示范园的蔬菜大棚内却涌动着如春的暖意。棚外温度逼近零下10℃,棚内温度却维持在20℃以上,满目的大片翠绿是农户种植的黄瓜在散发着勃勃生机。
在这片葱郁的植物中,一名农户正在认真查看着每一株黄瓜苗的长势,她不时紧锁着眉头,似乎遇到了什么难题。抬头看见高级技师、青岛农业大学客座教授王伦世走进大棚,她连忙站起来,一边招手一边指着一株黄瓜苗提出了疑问:“王老师,您快过来看看,这一片的叶子怎么都打蔫儿了?”王伦世走到近前,拿起几片黄瓜叶子仔细查看,马上得出了结论:“你看这两片叶子的病症是一样的,都是从叶子边缘往中间逐渐枯萎,是典型的细菌性缘枯病。”
“严重吗?会不会影响产量?”农户的一串问题将内心的焦虑表露无遗。王伦世耐心指导道:“问题不大,明天或者后天,你们可以再喷些药,用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4000倍液就行。已经染病的叶子及时去除,处理及时的话不会影响年前的产量。”
进了腊月,农户们格外忙碌,能否产出质量上乘的蔬菜瓜果关乎着今年的收成。刚刚王伦世指导的这家农户大棚占地面积约0.7亩,一季能产3万多斤黄瓜,收入可达7万元。而王伦世的职责,就是确保农户们大棚里的植物科学、健康生长,用高品质的蔬菜换取市场认可,通过技术指导为农业增长、农民增收保驾护航。
从黄瓜大棚里出来,王伦世又步履匆匆地扎进了另一个大棚,查看农户的生菜生长情况。“你看,这里面是一个自动化的喷雾装置,可以均匀喷洒营养液。”王伦世一边指着一面满是生菜的种植墙,一边向记者介绍,“这种智能化无土栽培方式可确保没有农药的使用,生产出来的生菜品质优良,市场售价能达到普通生菜的3倍。”
从生菜大棚出来,王伦世看了看手表,已经是下午3点半。他加快了步伐,一边在大棚间“穿梭”一边叮嘱农户们:“今天气温格外低,大家别等到4点了,现在就把保温棉被放下来吧!”在王伦世的“唠叨”中,农户们纷纷提前将卷起的保温棉被放下,好为大棚里的植物保存更多过夜的温度。
“眼看就要过年了,我们得加强技术指导,确保蔬菜的质量、产量,才能帮农户抓住销售旺季,增加收入。”其实不仅是春节前,过去30多年来,王伦世一直是这样忙碌的。作为科技部评选的全国优秀科技特派员,他累计推广种植业新技术320余项、新品种158种;预报、预防蔬菜病虫害10万多亩;提供农业市场信息和技术咨询服务6000人次;推广订单农业,签订订单2000份;年均为农民上课60多天,对农民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7800多人次;年均实地指导200天以上……在当地农户眼中,王伦世就是能“解万难”的“植物医生”。
确认了示范园内每一个大棚都“盖上了棉被”,王伦世才放心地回到了他的办公室。在这里,他还有工作要做:今天发现的黄瓜苗细菌性缘枯病症状很典型,王伦世掐了几个叶片做样本,将配上相关讲解做成科普视频在抖音等平台发布,为全国各地更多的黄瓜种植户提供远程技术指导。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耿婷婷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