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第十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在曲阜尼山落下帷幕。论坛闭幕了,但围绕论坛的讨论远没有结束,论坛的影响力仍在扩散。
从1到10,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已经走到第十届。很多人好奇:尼山到底有什么?
尼山是孔子的诞生地,这里不仅山水秀美,儒家文化由此发源,千百年来流淌着文明之光,成为人类精神文明的财富。
更有人问:尼山论坛十年时间发生了什么变化?
从最初不足百人到如今群贤毕至,从学术研讨到全球文明互鉴,从论坛到文化展示的舞台,与其说这是尼山论坛的变化,不如说更是优秀传统文化走到台前,与现代文明交织交融的结果。
全球孔庙“云祭孔”、“ 天涯若比邻”光影秀、《金声玉振》大型礼乐表演、“中华手造·山东手造”精品展、首届“孔子文化”创意设计等官方大型活动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表达找到更多出口,为其传承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内涵。
AI为“尼”唱首歌、孔子玩转5G时代、当孔子遇上AI、沉浸式感受国潮之美等新媒体产品和话题“小而美”,受众自发参与,让内容在新媒体平台恣意涌动,形象地塑造了跨媒介的互动方式和对传统文化的审美趣味。
2023年,第九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全网传播量达15.2亿。而今,如何借助尼山的“东风”,让优秀传统文化走入“寻常百姓家”,让中华文明飞往世界各地?
借论坛“东风”,让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孔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他强调了对古代文化的尊重与传承。如今,AI等数智化技术的应用,为经典文化的传承开辟了新路径。通过数字化手段,古籍文献得以数字化、智能化处理,不仅极大地提高了文献的保存与检索效率,还使得经典文化以更加生动、互动的形式呈现给公众。例如,AI语音合成技术可以模拟古代先贤的声音,让《论语》等经典著作“开口说话”,让听众仿佛穿越时空,亲耳聆听孔子的教诲。这种沉浸式体验,极大地增强了文化的感染力和传播力。
借论坛“东风”,让优秀传统文化 “热起来”。尼山世界文明论坛期间,全国乃至全球的嘉宾齐聚,吸引了世界的目光。曲阜作为孔子的故乡,拥有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我市深入挖掘孔子文化、儒家文化的内涵,强化济宁作为儒家文化圣地的品牌形象,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手段,开发数字博物馆、虚拟旅游、在线直播、沉浸式演艺等新形式、新业态,创造出“云旅游”“云展览”“云赏艺”“云公教”“云文创”等新模式,推动文化“两创”实现新突破,吸引更多受众在尼山论坛后走进尼山、感受尼山,亲身感受传统文化。
借论坛“东风”,让中华文明“火起来”。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作为一个国际性的文化交流平台,可以进一步加深各国人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同,为中华文明的传播奠定坚实的基础。我市从尼山出发,延伸论坛影响力,让中华文明在更大范围被感知。借助抖音短视频国际版、推特、脸书等海外社交媒体,实现中华文明遗产的全景式、立体式展示,覆盖更广泛的受众群体。
尼山世界文明论坛的“热”,让我们看到了以孔子文化为核心的“传统文化热”持续升温。对外展示着中国形象,推动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对内也表现出大多数国人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和自信,以及在精神上回归文化传统的强烈意愿。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用世界语言生动讲好中国故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世界其他民族优秀文化交流互鉴,济宁,一直在路上。
■本报记者 杜文闻 本报通讯员 周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