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以“文明·文化·现代化”为主题的分议题对话会现场。
图为高端访谈活动现场。
图为外国嘉宾在现场交流。
斯文在兹,千载不绝。
这里是尼山,是尼山世界文明论坛的永久举办地,见证了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的交流交融,是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高地,承载着推动文化传承发展、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使命。从首届论坛“和而不同与和谐世界”的主题,到今天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中外文化交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贯穿始终,“和而不同”“文明互鉴”“同命同运”等核心思想一脉相承。
7月10日上午,第十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隆重开幕,来自全球63个国家和地区的近400位专家学者和嘉宾友人跨越山海,带着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敬仰和对现代文明的探索汇聚于此。2场主旨演讲、1场高端访谈、12场分议题对话会、7场平行论坛……密集的场次,专业的演讲,不同肤色、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专家学者们将围绕“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这一主题进行一次次的思想碰撞,展开一场又一场深入的对话交流。
文明的交流互鉴,需要以坚定的文化自信为支撑。两千多年来,以孔子学说为核心的儒家思想构筑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特聘教授杨朝明说,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今年是第十届,无论是在规模上、话题的设置上,还是探讨的广度和深度上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当前世界面临着种种的问题、面临着很多的挑战,在这个时候,我们进行文明的探讨和世界交流对话,可以更好地让我们去坚定文化自信,更好地去了解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了解中国文化的特质和特性,更好地去应对方方面面的挑战,建设中华民族的现代文明。
中华文明在长期演进过程中,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也铸就了博采众长的文化自信。可以说,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副主任、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教授温海明说,中国有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这个传统文化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随着中国的发展,我们需要让全世界知道,中国文化具有世界意义。在交流和互鉴当中,推动以儒家文化为主流的中华文明和世界各种文明对话,从而提升我们文明的共同性和价值。
多姿多彩是人类文明的本色。正因为各国历史、文化、制度不尽相同,才需要交流互鉴、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印度德里大学副教授吉特什·尼尔班表示,在二十一世纪,将孔子作为世界哲学家非常重要。从现在的角度来看,古代的传统比任何时候都更有意义和关联性,从实践的角度来看,儒家思想需要走在前沿,儒学不仅仅是一种学术活动,孔子的思想不仅仅是一种学术理解,更多的关乎实践,时代要求我们团结起来,让儒家思想走出中国,走向世界各地。
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杰弗里·萨克斯说,尼山世界文明论坛是给予世界的馈赠,这里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有识人士,他们都在领悟儒家文化以及全球价值观,孔子所提倡的“和而不同”尤为突出,因为尼山世界文明论坛正不断促进世界和平和相互理解。我希望更多的年轻学者们能够在世界各地交流观点,以便他们能够了解到文化传统的差异,促进全球文明之间的互相理解。
会场内的对话交流进行得如火如荼,会场外的文创精品展示同样引人驻足。瓷器、面塑、木雕、皮影等山东手造齐亮相,一件件精美绝伦的文创产品传递了手艺人的智慧,也牢牢抓住了观众的心。会场外还设有一处“夫子答问”互动展区,通过人工智能技术,人们就能实现与夫子穿越千年时空的对答和交流。在与其相隔不远的地方,人们在一台正在制作咖啡的机器人前面排起了长队,取杯、注水、磨豆、出杯……短短一分钟的时间,咖啡机器人就凭借着灵活又稳重的机械臂,制作出了一杯充满黑科技的香浓咖啡。一座古朴典雅的尼山会堂,因为传统和现代的相融相通而变得更加璀璨夺目。
尼山,何以为尼山?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郦波则给出了最深沉的答案:为什么我的眼中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这片土地是我熟悉的土地,在我的成长记忆里,是齐鲁大地、孔孟之乡、尼山脚下,这方水土滋养了我,我从小是在尼山脚下长大的,终身还是以研究儒家为根本的使命,真的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的血脉里头,包括我的精神土壤里头,这里就是原点……
■本栏图片由记者 刘项清 刘建新 杨国庆 摄
■本报记者 徐斐 王粲 鲍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