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今日要闻 > 正文

济南文化名人墓众多 展示略低调挖掘尚欠火候

稿源时间:2017-04-04 10:09:28  文章来源:新华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张红红zhanghonghong
【摘要】济南文化名人墓众多 展示略低调挖掘尚欠火候---清明节又叫踏青节,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兴踏青、插柳、荡秋千、放风筝等,的确是一个富有传统特色的节日。若说闵子骞墓庄重肃穆,那么东临西泺河、西临清河北路,位于天桥区柳云村东南侧的张养浩墓则更像一个社区公园。

 

济南文化名人墓众多 但展示略低调挖掘欠火候

 

  位于济南百花公园西邻的闵子骞墓 记者黄中明 摄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兴踏青、插柳、荡秋千、放风筝等,的确是一个富有传统特色的节日。这几年,每到清明节,济南有关名人墓地文化游的呼声就会响起,因为人们认为这是对清明节内涵的拓展与更新,是对节日现代价值的更高认识和更好发掘。在历史文化名城济南,“人文旅游”是否已成风气?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有一种踏青游,叫“名人墓前说故事”

  3日上午,记者来到百花公园西门附近的闵子骞墓。闵子骞,孔子高徒、七十二贤之一,在孔门中以德行与颜回并称。这处墓地已被打造为济南孝文化博物馆。走进大门,几棵参天大树将阳光挡在外面,迎面可以看到一座祠堂,祠堂正门上有“闵子骞祠”四字。从祠堂一侧走约20米,就是闵子骞墓。墓已修葺一新,高约3米,墓前放置多尊石马、石狮等石像。墓东侧有一个长廊,墙壁上刻着“二十四孝图”,除了闵子骞“单衣顺母”故事,还有“卖身葬父”、“拾葚供亲”、“亲尝汤药”、“啮指心痛”、“鹿乳奉亲”等有关孝的历史故事。

  与百花公园西门的人流如织相比,这里要宁静很多。游客或为中老年人,或为父母带孩子前来,或者默读闵子骞的生平,或者轻诵二十四孝故事,游客虽不算多,但整个墓园的氛围很是让人静心。“游玩娱乐是一种踏青方式,实地探访闵子骞墓,跟孩子聊聊历史故事,也是一种清明游。”游客郭先生就是带着上小学的儿子前来感受“孝文化”的。

  若说闵子骞墓庄重肃穆,那么东临西泺河、西临清河北路,位于天桥区柳云村东南侧的张养浩墓则更像一个社区公园。这里市场众多,来往车辆颇为杂乱,但依托张养浩墓所建的这个公园却仿佛与外界隔离一般,树木青翠,池水静流,让人有颇为闲适之感。“这附近园子不多,这个环境挺好。”假期里,附近一居民带着朋友来转转,而她的朋友也因此知道了张养浩。“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散曲《山坡羊·潼关怀古》的作者就是张养浩,元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墓地周围的碑文风化严重,字迹很有些模糊,不过这两个女孩子却饶有趣味地边看边读。

  “在名人墓地保护、展示方面,这两处算是比较典型的,值得借鉴。”济南市考古研究所所长李铭说,前者打造成博物馆,文化见长;后者成公园,与休闲娱乐结合,都是有利于传统文化大众传播的。同时,英雄山这几年也做得很不错的。

   济南名人墓不少,挖掘展示略显“低调”

  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很多历史名人都曾与济南有过交集,甚至终老于此。

  通过查询不难发现,位于济南动物园大熊猫馆后的松树林里,有与周作人、茅盾等齐名的现代作家、曾担任山东省文化局局长的王统照先生之墓;在历城区济钢新村附近有齐国名相鲍叔牙墓,历史上“管鲍之交”的美谈传颂千古。

  位于黄河以北鹊山脚下的鹊西村,有神医扁鹊之墓,相传扁鹊曾在鹊山上炼制丹药,死后就葬在山脚下,鹊山也因此得名。

  在章丘埠村,有“嘉靖八才子”之一的李开先墓,他生前性喜藏书,在章丘曾建藏书楼,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藏书家之一。

  在市中区党家殷家林村东北凤凰山南麓,有明朝嘉靖年间进士,官至内阁大学士、曾为一代帝师的殷士儋墓,他学识渊博,曾与边贡、李攀龙、许邦才被誉为“历下四诗人”。

  在位于英雄山南麓和五里山西麓的济南革命烈士陵园,据2011年核实,烈士墓区共安葬革命烈士1611名。其中有名烈士872名,无名烈士739名;著名烈士有王尽美、邓恩铭、刘谦初等23名。

  “很多名人墓都是省、市级文保单位,这些以前都公示过。”在李铭看来,名人墓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通盘考虑,不仅是古代,还要串联近代与现代,应该是一个完整的历史过程。传承历史文化,宣传历史精神,最离不开的就是载体,而名人墓就是一种有效载体。比如王统照墓,前些年还有学生在清明节期间去凭吊,现在就少多了。还有殷士儋墓、长清的明德王墓等,根据属地管理原则,有的做了保护,有的显然不够。目前来看,名人墓地如何挖掘保护,如何规划展示,是需要不断探索的,像位于经四路的蔡公时纪念馆的建设,就是一种尝试。

   万安公墓拟推“扫码游”,名士精神还需深挖

  这几年,几乎一到清明节,人文旅游的话题就会凸显出来。综合多位专家观点,主要有两大类。

  一是从文化角度来说,提高济南人对名人墓的认知。济南是历史文化名城,名人墓是重要的文化载体。市民去拜谒时,不只是墓碑,更重要的是接触了解该名人所承载的文化,这个过程就是一种传承与教育。因此,应做好系统的梳理和维护,以清明节等诸多纪念日为契机,不断增加本地人的认知度。

  二是从旅游角度来说,认为其背后的名士精神还未得到深度挖掘。名人墓地属于文化类旅游产品,但目前大多可观赏性差,其文化意义的挖掘比较单薄,很难有效转化成参与度高、体验性强的系列旅游产品。

  难道这是一道无解的题?记者查阅资料发现,在其他地方,尤其是国外已有相关经验。

  4月2日,北京万安公墓成了热点。这座坐落于香山脚下的公墓已有87年历史,李大钊、王以哲、朱自清、戴望舒、董海川、曹禺、启功、季羡林等一大批社会各界名人在此安眠。为了方便祭扫,更有利于缅怀先人、了解历史,该公墓拟在不影响墓碑美观的前提下,为名人墓制作祭奠二维码,增加传播力度。

  还有一批已成为旅游名胜的墓地。巴黎的墓地被列为名胜之一,用以招徕游客,而且据说每一坟头都种植奇葩树种,满眼云蒸霞蔚,简直是座花园。这里没有阴惨和凄凉,全是风光旖旎,淑气融和。莫斯科名人墓几乎每一个墓碑都是一件雕塑艺术品,都有诉说不尽的故事,无形中成了一座雕塑公园,现在已成了俄罗斯的一张人文旅游名片。

欢迎广大网民为中国网山东提供新闻线索,积极投稿。中国网山东热线电话:【0531-88556593】 投稿邮箱:zgwsdchina@126.com 中国网山东微博:http://weibo.com/aixinqiye 微信公众号 :sdpdchina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