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今日要闻 > 正文

脱贫攻坚|山东郓城:村级脱贫基金助力精准扶贫

稿源时间:2017-02-04 08:44:28  文章来源:新华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zhanghonghong
【摘要】脱贫攻坚|山东郓城:村级脱贫基金助力精准扶贫---记者日前到山东省郓城县采访时了解到,家住唐塔街道办事处司庄村的屈春玲,丈夫患病,公婆年迈,3个孩子尚未成年,她是一家人的顶梁柱。

    新华社济南2月3日电(记者闫祥岭)“白忙活了一年,没有挣到钱。”正在自家蔬菜大棚里收芹菜的屈春玲说。不远处,她两个放了寒假的孩子正忙个不停,努力帮妈妈整理芹菜。

    记者日前到山东省郓城县采访时了解到,家住唐塔街道办事处司庄村的屈春玲,丈夫患病,公婆年迈,3个孩子尚未成年,她是一家人的顶梁柱。虽然种植了约4亩地的蔬菜大棚,却连续两年没有赚到钱,“之前是保温没做好,这次是种子没选好。”屈春玲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我种大棚菜的技术不行”。

    因为种子的原因,屈春玲这一茬的芹菜是空心的,“这个品种本地市场不认,虽然是年前,但卖得不好,少卖了2万元钱”。

    种植蔬菜大棚投入较大。为了保持好的透光性,屈春玲的大棚1年仅更换塑料薄膜就需要花费三四千元,但是她已经无力进行这些投入,“如果不是基金会帮扶了我1000元钱,我连种菜用的肥料和竹竿都买不起。”

    屈春玲说的基金会是司庄村脱贫基金会,是在扶贫驻村干部王海涛的牵头下,由企业家、党员代表、致富能手共同出资3.9万元成立的。2016年12月7日成立至今,已经扶持了当地3户贫困户,屈春玲便是其中之一。

    司庄村党支部书记司品相是基金会理事。他告诉记者,为了确保基金会在规范的轨道运转,除了制定章程外,基金会还设有12名理事。需要资助的村民,要先写书面申请,经过理事们讨论后举手表决,得票过半的才能通过申请。通过后,基金会还要把结果上报到街道办事处备案,之后才能实施。

    “司庄村以前是经济空壳村,现在有了集体经济。”基金会会长侯仰显说。在当地扶贫政策指引下,郓城县人大对口帮扶司庄村,当地一家玻璃企业在司庄村建设了扶贫车间,部分销售利润将不断注入基金会。这让司庄村的集体积累从无到有,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变。

    在郓城县人大工作的司庄村包村干部王海涛说,传统的扶贫模式就像漏斗,很难封住,司庄村通过扶贫车间、扶贫基金会等方式,能够封住贫困的漏斗,让经济要素得到不断积累,让扶贫举措发挥更大作用。

    基金会和屈春玲签署帮扶协议的时间是2017年1月1日,协议中有“乙方第一年接受甲方提供的资金,待第二年收益后偿还给基金会,但不用支付利息”“乙方对大棚蔬菜生产,要精心种植管理”等约定。

    “光开花不结果不行,扶贫政策不能让群众有意见。”郓城县扶贫办主任时志荣说,“很多事情开花容易,结果不容易,能修成正果的更不容易,基金会只有严格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沿着规范的道路发展,才能形成更好的扶贫效应。”(完)

欢迎广大网民为中国网山东提供新闻线索,积极投稿。中国网山东热线电话:【0531-88556593】 投稿邮箱:zgwsdchina@126.com 中国网山东微博:http://weibo.com/aixinqiye 微信公众号 :sdpdchina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