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一则“解放南大道施工现场发现疑似文物”的消息备受关注,记者第一时间赶赴现场进行采访。
该“疑似文物”是一块雕有麒麟的石刻,雕工精美,引发德州文史专家、爱好者的大讨论。在大家的讨论中,意见比较一致的是,该石刻承载了一定历史意义,有一定的文化价值,但具体内容大家说法不一,在众多的说法中,“明代柱础”的支持率较高。
由于参与讨论的文史爱好者均未见到实物,所以该石刻具体为何物、属于什么年代,还需专家见到实物后判定。
施工现场发现“疑似文物”
5月9日上午,“解放南大道施工现场发现一块疑似文物”的消息备受市民关注。
本报记者第一时间赶赴现场进行采访。记者注意到,发现“疑似文物”的位置位于解放南大道(“又一村”附近)一施工现场,该工程为德州市东方红地下人防工程(即东方红名店街一期工程)。
该“疑似文物”,是一块印有精美花纹的石刻,上面没有具体的年限及文字记载。
该文物被发现后,相关人员第一时间联系了文物部门。在进行了相关准备工作后,当天下午5点多,德城区文物保护部门协调车辆将其运走并进行保护。
或为明代财神庙柱础
当日,这块印有精美花纹的石刻引起众人广泛关注,更是引发德州文史界大讨论。
在文史专家、爱好者的讨论中,大家意见比较一致的是,该石刻承载了一定历史意义,有一定的文化价值,但具体内容大家说法不一,有人说与老德州南城门有关,也有人说是大家户的门墩。在众多的说法中,“明代柱础”的支持率较高。
德州地域文化专家张明福根据记者现场拍摄的照片及文物部门工作人员的介绍,认为该石刻为德州财神庙的柱础,年代大致为明代。
张明福介绍,老德州南城门距该石刻出土的位置距离较远,应该与老德州南城门关系不大。该石刻材质初步判定为白石,不属于泰山系列,应来自河北、天津一带;该石刻体量在一千四五百斤,据推断,由北边运送来的话,应由水路通过运河运输,大体年代可判定为明代。“石刻出土位置大体在老德州线市街附近。”张明福说,《德县志》记载,“财神庙,在南门外线市街。昔由刑侗书额,笔姿遒劲,不知何时失去”。此次出土的石刻上雕有麒麟图案,雕刻精美,根据出土的位置,考虑可能是财神庙上的东西。从照片上看,石刻上有一凿得方方正正的洞,那个方洞是插木头柱子的,或为财神庙门口的柱础(或称柱墩)。
“如是柱础的话,应为一对。”张明福说。此外,针对“大家户的门墩”一说,张明福说,门墩的话需有放门扦子的钩,而从目前照片及介绍来看,该石刻没有。
文史专家吴鹏认为,此文物应为柱础,看雕工应是明末清初。出土位置约离城南门60米外,与南城门没什么关系,离又一村最近,又一村也是后迁来的,解放前在南门里街路东营业,那石刻应该不是又一村的。在上世纪80年代,“ 解放南大道这一带是防空洞,我曾参与过挖防空洞。该文物也有可能是在挖防空洞的时候从别处移过来的。”吴鹏说。
也有专家认为,该石刻与财神庙关系不大。
至于该石刻到底为何物,还需要专家见到实物后再判定。
■相关链接
柱础是中国建筑构件的一种,俗称磉盘,或柱础石,它是承受屋柱压力的垫基石,凡是木架结构的房屋,可谓柱柱皆有,缺一不可。古代中国人民为使落地屋柱不潮湿腐烂,在柱脚上添一块石墩,就使柱脚与地坪隔离,起到绝对的防潮作用;同时,又加强柱基的承压力。因此,对础石的使用均十分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