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 2月1 5 日讯 (冠县台 张欣 邢先进)近日,冠县警方成功侦破一起系列持刀抢劫案。然而,此次案件的顺利侦破,却没有像往常那样给办案民警带来一丝欣慰,更多的却是对行凶者的惋惜……
17岁的小鑫自幼聪明伶俐,在父母眼里,将来肯定是有出息的好孩子;在老师眼中,也是勤学懂事的好学生。然而,家庭的溺爱,使年龄渐大的小鑫逐渐变得任性,哭则哄、哄则喜,顽不教、教则闹。后来,家中添了一个小妹妹,父亲外出务工,母亲照看孩子,更是疏于对小鑫的管教和关心.小鑫渐渐变得不爱看书学习,甚至成天逃课去网吧打游戏,直到有一天辍了学......
十几岁的年龄,本该是在学校学习知识、增长技能的“黄金期”。但对于小鑫而言,却是后来噩梦的开始。辍学后,无所事事的他跟着社会上的一些闲散人员养狗、逮兔、放鸽子。后来,他跟随亲戚打小工、干零活,能挣点零钱的同时,也学会了抽烟喝酒,时不时出入歌厅、网吧、洗浴中心……
学校之外的世界犹如万花筒,既让人感叹五光十色的优美,也让人容易迷失自我。渐渐熟悉“世道”的小鑫,开始变得爱吃好喝、大手大脚,可干零工挣得那点钱,又怎么可能应付每月的上网、吃喝等开销。父亲不在家,就向母亲要,但紧要不够慢花的,小鑫明白,要想混得好,必须得有钱,还得是有大钱!
可怎么来钱呢?入不敷出的窘境怎么改变呢?一次偶然去网吧时,因为路远他坐上了一辆电动三轮车,而就在这时,他突然产生了一个想法。而就在这个想法产生之后不久,便出现了以下事情:
2016年12月的某天下午,五十岁的李某报警,一个小时前,一名年轻人雇用自己驾驶的电动车回家,可行至一偏僻路段时,该年轻男子突然要求停车,并拔刀抢走了700元现金和手机;2017年1月30日晚8时许,市民刘某报警称,自己驾驶电动车载客途径城乡结合部时,被一年轻乘客在小河边抢走现金2300元、手机一部……
自接到第一起警情起,警方便及时着手调查,而就在调查的一个多月期间,类似警情接连不断出现,竟然达到9起!警方发现,该系列案件的受害对象多为驾驶电动车的老人、妇女,作案时间多在下午,地点集中在城乡结合部偏僻处,而作案人均是不到20岁的年轻男子,作案手段也极其相似!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办案民警没有因为春节假期就放松了调查,长假期间依然加班加点进行排查,嫌疑人等情况也逐渐清晰,一张大网,也悄然铺开!2月8日下午,专案组民警在一重点路段对一可疑三轮车辆准备进行盘查时,一年轻人突然仓皇下车逃窜!但其跑出数百米后还是被民警当场成功抓获。
面对警方讯问,小鑫如实供述了所有抢劫事实。可让然大跌眼镜的是,在供述完事实后,小鑫竟然“天真的”问办案民警:叔叔,我都说完了,能让我回家了不?此情此景,让参与办案的民警们除了惋惜还有无奈。
据警方提供资料显示,近年来,不少地方侦办的未成年刑事案件嫌犯中,多半成员是辍学的未成年人,罪行多集中于盗窃、抢劫、敲诈勒索、打架斗殴。而更令人揪心的是,当前,未成年人的作案手段日趋成人化、凶残化、暴力化,已从以往一般的小偷小摸、打架斗殴,转向故意伤害、暴力抢劫等恶性案件,并集中倾向暴力犯罪和侵财犯罪。根据查阅权威信息显示,我国当前团伙犯罪占到未成年犯罪的60%-70%。未成年人“集团化”犯罪,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社会现象。看着被抓获“小孩”的无忧无虑,看着破案民警的心事重重,看着涉案人员家长的泣不成声,人们不禁要问:“好幼苗”为何就长成了“歪脖树”?
而根据办案民警和一些教育专家分析,未成年人犯罪的诱因主要体现在:一是思想教育弱化,一些学校存在着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法制教育等未摆上应有的日程,导致学生思想空虚,心灵扭曲变形。受社会不良风气的侵蚀,一旦碰上滋生违法犯罪的温床,个别未成年人极容易就成为“牺牲品”。二是家教功能的弱化,有些家长或溺爱、或放手不管,或盲目重智力开发、轻道德培养。无形中对青少年成长产生了不良影响。三是功利、浮躁、拜金等不良思想和社会消极因素,也是诱发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温床。尤其是近些年来,奢靡、颓废的生活方式和影视作品、动漫游戏、书刊杂志等,严重侵蚀着青少年的心灵,使一些缺乏“免疫力”的未成年人在潜意识里产生了羡慕、向往、模仿的冲动,以求尽快过上“灯红酒绿、自由自在”的生活。表现在行动上的一种形式便是拉帮结派,不择手段,大肆抢劫,结果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真的让人痛心不已。 (文中涉事人员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