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委外告别野蛮生长 市场份额或向优质管理人集中

2017-02-23 14:45:29 来源:中国经济网 作者:刘敬元 责任编辑:王建丽 字号:T|T
摘要】近年井喷的银行委外业务,除了让基金、券商、私募、信托等获益外,保险资管公司也得以分一杯羹。不过,在债市不确定性增加以及银行委外需求可能减少的趋势下,保险资管公司对银行委外资金的受托管理业务,也经历了从一哄而上到逐渐减缓的过程。

  “由于滋生杠杆投资的低利率环境已扭转,并且CD、理财的发行规模也预计将被管制,因此银行委外业务乱象必将终结,行业将进入有序发展的新阶段,这将极度考验受托管理人的资产管理水平。”国泰君安研究所银行组近日发布研报称。

  近年井喷的银行委外业务,除了让基金、券商、私募、信托等获益外,保险资管公司也得以分一杯羹。不过,在债市不确定性增加以及银行委外需求可能减少的趋势下,保险资管公司对银行委外资金的受托管理业务,也经历了从一哄而上到逐渐减缓的过程。

  竞争万亿级银行委外

  近年来,银行委外投资业务(包括自营资金和理财资金的委外投资)快速增长。国泰君安研报指出,委外投资产生的背景在于,此前规模扩张不受监管制约,可扩大盈利,吸引客户,于是部分中小银行大量发行同业存单和理财产品,产生大量资金需要投放运用,但自身缺乏相应的人才和技术。

  而银行委外得以快速发展,在于银行和受托管理人均有“套利”动力。从委托机构银行来讲,有扩表套利冲动,同时央行以“利率走廊”的方式承诺向市场供应低成本资金,因此银行通过发行同业存单和理财募集资金,购买委外产品套利。而受托机构,则可以通过加杠杆和期限错配投资于债券,满足银行收益要求和自身套利需求。

  其预计全市场委外业务规模在3万亿-5万亿元之间,投向以债券为主,占90%以上,另有3%-5%的权益投资。

  快速增长的银行委外需求,让基金、券商、私募、信托乃至保险资管公司等资产管理机构,都加入到市场受托管理人的竞争行列。

  “虽然看到机会,把这个业务作为重点之一了,但是市场竞争很激烈,单子很难拿到。”一位保险资管公司第三方业务负责人对《证券日报》记者说,全资管行业在竞争银行委外,保险资管公司去年也争相进来。

  该人士称,这项业务一般由银行总行发起,设置准入门槛,委托给满足要求的几家管理人,基金公司、券商,再考虑保险资管公司的情况,大的银行会授权到分行。

  争取这项业务的原因,除了套利外,还在于增厚管理费,千分之二为银行委外的市场一般管理费水平。

  数据显示,获益于银行委外业务,银行系基金公司的资产管理规模迅速增长。截至2016年年末,资产管理规模前十基金公司中,已有4家银行系,同时14家开展公募业务的银行系基金资产管理规模达2.21万亿元,占113家基金公司资产管理总规模的近四分之一。

  野蛮生长时代结束

  而保险资管公司相对基金、券商、信托来说,风格更为稳健,在(预期收益率)报价上不占优势。上述保险资管人士称,“每家银行风格不同,有些银行更看重资金安全性,有些是更在乎收益。”

  一般而言,银行会对受托管理人有收益率方面的考核要求,比如年化4.5%、5%等。各家管理人机构都要对收益率有一个报价,提供预期收益率,激进的可能报价较高,但是实际达不到。比如去年下半年债市剧烈下跌,很多管理人的实际收益率可能都达不到报价的收益率,“这时候,银行作为资金委托方就要来承担这个损失,具体是自行承担还是分担到客户身上,是银行要去处理的事情。”上述保险资管人士表示。

  银行委外资金主要投向是债券,银行一般不会介入具体的资金投向策略,只是会对债券评级有相应标准,只要符合这个标准的就可以投资。

  “尽管都愿意往银行委外业务上做,但是债市经历了下跌,让受托管理人的资产管理能力受到考验,加之银行的需求也是减少的,预计之后对这一业务的热情会有所降温,业务增长也会放缓。”上述人士说。

  国泰君安研报预计,银行资金委外投资业务的野蛮生长时代已结束,委外的增量会显著回落,银行将会更加审慎地选择投资管理水平较高、风格严谨稳健的投资管理人。这也意味着,委外业务的市场份额可能会向部分优质管理人集中。对于真正管理能力出色,且与大中型银行业务合作关系良好的管理人,其委外市场的占比有可能反而会提升。

 

              热搜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