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山东12月21日讯 (杨迪 通讯员 孟庆) 今年以来,汶上县人民检察院紧紧围绕中央综治委关爱青少年彩虹行动,大力推进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工作办案专业化、工作精细化、联动一体化、帮教多元化、预防立体化“五化”建设,打造了青少年维权新模式,有效提升了未检工作的综合效果。
工作办案专业化
打造专业化办案队伍。该院精心选配2名具有教育学背景、国家心理咨询师资格,专业能力过硬、工作耐心细致的女检察官,专职负责办理未成年人刑事犯罪案件的“捕诉监防”工。
设置专业化办案场所。设立集讯(询)问室、听证室、心理疏导室为一体的未检工作室,便于在案件办理过程中开展针对未成年人的法治宣传、心理疏导、心理测试等活动。
创建专业化办案流程。以“审、察、听、判、疏、矫”的“六字”办案流程为核心,并制定《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快速办理实施规则(试行)》、《未成年人回访帮教工作实施细则》等六项制度,着力对每个流程的时限、要求、标准等进行再细化、再明确。
审查工作精细化
推行周末审查制度。针对未成年人特别是在校学生的心理特点,创新实施了周末讯问、周末审查制度,避免对未成年涉罪人员的正常学习和声誉造成影响。同时,利用周末到家中走访、电话约见其家长等方式对未成年涉罪人员进行全方位了解,综合分析案件事实,有利于客观作出处理决定。
推行跟踪回访制度。建立不捕不诉未成年人联系档案,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常态化开展跟踪回访。线上定期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与跟踪对象经常性谈心,线下由各派驻检察室干警配合未检办定期走访跟踪对象的老师、家长、邻居,从侧面了解其思想动态、现实表现,有针对性地引导青少年知法、守法,帮助他们塑造阳光心态,树立生活信心。
推行涉罪人员未成年子女关爱制度。在执法办案过程中,办案人员详细了解犯罪嫌疑人的家庭情况,特别是其未成年子女生活情况。对犯罪嫌疑人批捕后,孩子无人照料的,均录入未检工作数据库,由未检检察官牵头孩子所在学校、村委共同关心、帮扶。
联动工作一体化
前移监督关口。与公安机关会签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第一时间通报制度,一方面对其立案、侦查活动是否合法、规范进行监督,另一方面快速掌握涉案未成年信息,及时开展相应工作。如办理的邵某、辛某两未成年人故意伤害案,虽然其他两名同案人员在逃,但基于前期掌握的二人日常表现、学习情况等,立即启动羁押必要性审查程序,建议对两名未成年变更强制措施,二人均被取保候审。
提升庭审效果。积极与法院沟通配合,推行圆桌审判,并邀请涉案未成年人的老师、心理老师进行现场帮教,抚慰、感化未成年人。同时,检察官将精心撰写庭审教育词,宣读后交予未成年被告人。
强化社矫质量。与司法行政部门定期对接,对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的管理教育实施分级评估制度,对自我约束较差、心理变化较缓的未成年人的矫正方案进行动态调整,避免出现重新犯罪。
帮教工作多元化
依托热心企业,构筑帮教平台。与县教体局、团县委等单位联合当地企业建立社会实践基地,为未成年涉罪人员安排合适岗位实习锻炼,提供劳动技能培训,促使更好地回归社会。
联合部门团体,形成帮教合力。组建了由各部门青年优秀代表、辖区心理咨询机构共20人的未成年人帮教队伍,一对一、一对多定期开展帮教工作,同时通过未检工作微信群总结经验、交流心得,提高帮教水平。
联动学校家庭,提升帮教实效。定期到涉罪未成年人学校、家庭进行回访,积极联合派驻检察室、派出所、司法所协同学校、社区、家庭对其进行考察、监督、帮教,为失足未成年人创造良好的改造环境。
预防工作立体化
融入数据理念,开展专业预防。通过对近三年未成年人案件分析,发现58%的涉罪未成年人系留守儿童、且家庭关系尖锐的问题,开展“护佑青苗•关爱特殊儿童”活动,通过开办隔代家长课堂,为留守家庭修复亲子关系提供指导。
建立联动机制,开展精准预防。针对问题少年,协同学校、派出所、村委,定期走访其家庭,与未成年人谈心,向家长阐明利害,共同加强管理,把苗头消除在萌芽状态。
打造社会支持体系,开展影像预防。结合未成年人检察职能,邀请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共同拍摄“永怀一颗赤子心•中华经典诵读”、“讲授一堂橙长公开课•各行业优秀代表面对面向学生讲述自身成长故事”等“七彩虹”微视频节目,定期向青少年群体推送,变“独角戏”为“大合唱”,为青少年健康成长保驾护航汇聚了强大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