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今日要闻 > 正文

【麦香万里惠苍生】余松烈:67年麦田躬耕 只为小麦高产

稿源时间:2016-09-06 20:11:02  文章来源:齐鲁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gaojing
【摘要】从二十八岁来到山东,直到生命最后一刻,他用67年、跨越一个甲子,研究小麦高产栽培技术,用一生守望麦田,他就是山东农业大学教授、著名农业科学家、教育家余松烈院士。

【麦香万里惠苍生】余松烈:67年麦田躬耕 只为小麦高产

  (记者 侯洪强 宋京伟 邓鹤 段艺军 张军)据《山东新闻联播》报道,从二十八岁来到山东,直到生命最后一刻,他用67年、跨越一个甲子,研究小麦高产栽培技术,用一生守望麦田,他就是山东农业大学教授、著名农业科学家、教育家余松烈院士。本台今天起推出系列报道,讲述余松烈院士的科研、教育之路。

  2010年6月1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小麦专家余松烈生前采访是说,“(明年)早一点,七八号六七号播种,长7个叶子以上,800公斤有希望。”

  这是2010年6月1日,余松烈院士在泰安实地考察小麦长势、了解宽幅精播推广情况,当时已89岁高龄的他,一遍遍向工作人员讲述技术要点,就是想在有生之年,创亩产800公斤的目标。

  山东农业大学副教授、余松烈秘书董庆裕回忆,“到了地里,穗数粒数,余老师大体一看非常高兴。”

  “没想到后期干热风的影响、人为的因素没有达到这个目标,这成为老先生一生的遗憾。”原山东农业大学宣传部副部长刘观浦说。 

  躬行麦田,倾注终身。带着这个遗憾,没过多久,他就住进了医院,病床上他最挂念的仍然还是那片麦田。虽满心期盼,但余松烈已力不从心,他给弟子王振林及学校写信,信中说“实在对不起,可确实无力再担任工作了,希望你们能扛起这个重担。”

  山东农业大学副校长王振林说,“既是对我的信任,也是对我们团队的信任。”

  余松烈1921年出生于浙江宁波一个商人家庭,在上海福建完成学业,新中国成立前来到山东农学院,开启了他67年的小麦栽培科研路。1974年至1978年,在滕县五年蹲点,初步形成了他的小麦精播高产理论,将每亩播种量由10公斤缩减到了1.5公斤。

  余松烈生前采访是说,“(在滕县黄庄)用人工点播,那时候机器也没有,行距8寸,株距两寸半,每亩三万粒,种三万苗,管理是大队管理,种是我种的,638公斤,那产量(在当时)最高了,破纪录。”

  1976年这一年,滕县有11个村的小麦亩产超过了500公斤,小麦精播高产栽培试验得到迅速推广,滕县80多万亩小麦全面丰产,平均亩产比1974年增加了86公斤。

  山东大学副校长说,“(意味着那里)能够吃上馒头,并且天天能够吃上馒头。”

  1978年3月,新中国成立后首届科学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他的“冬小麦高产栽培的理论分析”获得了全国科学大会奖,迎来了他人生中“科学的春天”。1979年,余松烈开始担任山东省小麦技术顾问团团长,他跑遍了山东所有小麦主产县和黄淮产区,到1991年,累计推广小麦精播高产示范田1亿亩,为全国增产44亿公斤粮食。1997年,余松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余松烈生前采访时称,“我今年已经76岁了,但我还要努力工作,为我们国家、为小麦科技事业、为我们农业现代化建设做出我应有的贡献。”

  进入85岁高龄之后,余先生不再主持科研项目,但当小麦精播技术进入瓶颈期、产量停滞不前时,老人又扎进了麦田。

  余松烈生前采访介绍,“一般最高打个500公斤左右,再高就高不了了,我们又开始搞实验,叫宽幅精播机。”

  凭借农机农艺结合,宽幅精播今天已成为黄淮海麦区的主导技术,在这一技术理论下,余松烈提出了亩产800公斤的目标。但遗憾的是,余松烈院士今年4月份永远离别他为之奋斗终生的小麦事业。两个月后,麦田传来好消息,弟子王振林带领的团队,终于圆了余老的梦想,创下了亩产超800公斤的好成绩。

  短评:

  这位朴素如土地般的科研工作者,把一生的足迹都交给麦田;这位朴实如小麦般的老人,把毕生的心血都献给农民;余松烈院士用生命的年轮堆积成我国小麦的成长高度,用满腹的知识播撒着悲悯天下的无疆大爱;坤厚载物,德合无疆,从来都是知识分子的本色和情怀,这,便是中华民族引以为傲的脊梁。

  

欢迎广大网民为中国网山东提供新闻线索,积极投稿。中国网山东热线电话:【0531-88556593】 投稿邮箱:zgwsdchina@126.com 中国网山东微博:http://weibo.com/aixinqiye 微信公众号 :sdpdchina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