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今日要闻 > 正文

“穷村”点亮幸福梦 茌平县财政局精准扶贫工作的实践

稿源时间:2016-08-15 12:31:29  文章来源:中国网山东  作者:张立乾 责任编辑:高静zhangliqian
【摘要】地还是那块地,水还是那片水,可茌平县肖庄镇小高村短短一年多的时间犹如凤凰涅槃,“精准扶贫”之花结出了“精准脱贫”之果。小高村地处黄河故道,三面环沙,土地瘠薄,种植单一,村民世世代代困在田地里。2015年,全村有110户、289人,其中贫困户52户、137人,是省定贫困村。

  地还是那块地,水还是那片水,可茌平县肖庄镇小高村短短一年多的时间犹如凤凰涅槃,“精准扶贫”之花结出了“精准脱贫”之果。小高村地处黄河故道,三面环沙,土地瘠薄,种植单一,村民世世代代困在田地里。2015年,全村有110户、289人,其中贫困户52户、137人,是省定贫困村。2016年,茌平县财政局按照县委县政府统一部署,深入开展“抓党建促扶贫”工作,与小高村结成帮扶对子。截至目前,帮扶项目已全部覆盖贫困户,28户贫困户已顺利实现脱贫,还有24户、42人正待脱贫。

  “鱼”与“渔”的变迁 ——扶志扶智扶能人,激发内生动力,让“输血”变为“造血”

  扶贫先扶志,增强脱贫信心。驻村工作组把励志教育作为精准扶贫解放思想和内化行动的“总开关”,他们既送温暖,更送志气、送信心,通过村组干部会、全体党员会、座谈交流会、“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等载体,对村民宣讲党的关心关怀、党的惠民政策、当地的长处优势。通过印发《致小高村村民朋友的公开信》,设立24小时扶贫工作热线和致富金点子征集箱,组织部分干部和群众到北京农博会、寿光菜博会、聊城精准扶贫示范村进行考察学习等,积极灌输“经济欠发达,思想不能欠发达”、“只有努力才能改变,只要努力就会改变”等思想,释放脱贫致富“正能量”,使贫困户增强改变现状、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

  扶贫必扶智,掌握致富技能。摆脱贫困需要智慧,更需要技能。驻村工作组调动内部资源,为村里调配了计算机等设备,建起科技图书屋,有针对性、切合实际地为扶持对象开展实用技能培训,让他们真正掌握一技之长,靠自己的技术和辛勤劳动脱贫致富。为提高贫困户的养殖技术,驻村工作组与汇富农牧有限公司协商,为贫困户提供免费学习养兔技术的机会,学习期间每月3900元工资,学成技术后,公司统一提供种兔、饲料、防疫、场地,由贫困户养殖管理,每只成品兔给贫困户5元“代养费”,让贫困户实现无风险养殖增收。为让患有斯蒂尔氏病的青年高吉朋摆脱贫困,驻村工作组积极帮助其进行危房改造,局长张明、工作组组长董建忠动员各自家属捐助一个月工资共11000余元助其建好了兔舍,利用他有多年养兔经验的实际,协调汇富牧业赊销给他种兔、饲料,免费提供养兔技术、负责回收商品兔,不但改善了高吉朋过去有项目不挣钱的养兔困境,预计每年可使他增收5万多元,成为名副其实的“小康示范户”。同时,联系茌平博智文具有限公司在村内设立精准扶贫橡皮泥外发加工部,加工橡皮泥技术简单、易学、见效快,工作时间可根据个人情况自由决定,男女老少都能干,该项目每人每天可收入20-50元,不但解决了小高村闲置劳动力,而且辐射周边村庄,实现了家门口就业,挣钱顾家两不误的愿望。

  扶贫要扶能,搭建发展平台。为找准技术能人优势与精准扶贫的契合点,发挥本村技术能人优势,积极参与精准扶贫,带动贫困群众增收致富。驻村工作组重点选择那些与脱贫关联度高、扶贫对象能够广泛参与的特色产业,并瞄准技术能人与贫困户协作共赢的利益共同点,为能人和贫困群众搭建一个产业发展的平台,让能人变被动扶贫为主动扶贫。村民高吉伦有养羊的经验和技术,但缺乏资金,无法形成规模,于是,驻村工作组采用“龙头+农户”的经营扶贫模式,变“资金到户”为“效益到户”,上马了“送羊”滚动扶贫项目,利用有限的扶贫资金,为每个贫困户送去三只种羊。贫困户以“扶贫羊”入股“托管”的方式,让高吉伦这个“龙头”当专职“保姆”,由他统一技术、统一饲料、统一喂养、统一防疫、统一出售,每年除至少给每个贫困户600元“托管”增收外,根据收益再按比例分红。此方法既让高吉伦实现了规模养羊梦,又使其他贫困群众不养羊也能挣羊钱。

  “流”与“转”的召唤——激活存量资源,收租挣薪分股金,让“死资产”变成“活资本”

  土地流转,促进生产方式转变。要让群众脱贫致富,就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改变“家家地不多、户户各干各”的经营状况, 把一家一户分散零星的土地聚集在一起,开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现代农业。为此,驻村工作组在征得全体村民同意的基础上,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以村民为主体,采取“出资多元化、要素股份化、发展规模化、经营产业化、管理规范化、运作市场化”为核心的土地经营权入股模式,引导村民以租赁、转包、入股、互换、转让等形式,转出土地经营权和使用权。

  盘活资源,让“三金”农民成为了小康路上的先行者和主力军。为打消群众顾虑,村民流转的土地统一交给村集体,不直接流转给陌生人,村里注册成立了茌平瑞鑫种植专业合作社,以每亩850斤小麦的价格共流转农户土地440亩。370亩发展起3个种植大方,其中种植韭菜130亩,年产100万斤,收入200万元;种植商薯19号120亩、中药材白术120亩,年增收50万元。土地入股种植专业合作社,使贫困户和其他群众再也不用劳神费力地“困”在田地里靠天吃饭,“流转不丢地、不种有收益”,平时可参与管理和劳作,务工收入每人每天40元以上,技术活的报酬更高。另外,70亩土地用于蓬园养殖合作社、义国养殖合作社和汇富农牧发展有限公司养殖项目建设,贫困户和其他群众不仅可以每年收租金,还能像工人一样在合作社或企业打工挣薪金,年底还能领到了一笔分红款。

  用活资金,拓宽增收路径,让“一洼水”变成“一眼泉”。为让农村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把贫困户粘在产业链上,驻村工作组积极引导无生产能力的贫困户利用扶贫资金入股,在入股期间不承担任何风险,每年获得分红收入,这种把分散的资金聚拢起来变成股金、变成有效资产、形成有效积累的精准扶贫模式,实现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长期受益的目标,正被越来越多的贫困户所接受。按市、县扶贫政策每个贫困户有5万元的“富民农户贷”资金额度,为发挥扶贫资金贷款额度的作用,驻村工作组与企业协商,让不上项目的群众,把这个扶贫资金贷款额度打包入股企业,企业与每户签订每年给予6%的扶贫资金贷款额度入股分红的协议,每年每个贫困户可分到3000元的红利,此举既解决了群众有扶贫资金贷款额度不会用,不敢用,又解决了企业资金困难有变相额度不能用的问题。充分利用30万元的扶贫资金在蓬园养猪场车间屋顶上建设了光伏发电项目,每年可为每个贫困户增加1000元的收入,等于给每个贫困户发了一个“阳光存折”。

  “人”与“众”的呼应——筹资筹业筹管理,点燃创业激情,让“小作坊”变成“大企业”

  激发动能,培植产业快发展。农民致富不搞产业富不起来,但搞产业就必须解决规模经济和资金不足的问题。经过多方实地考察和调研,驻村工作组选准了养殖产业。在得到郝庄村当了十几年“猪倌”的朱立春,在扩大猪场规模时,银行认为他没有财产抵押、没有担保,风险不好把控,不予贷款的信息后,为引进这一项目,扶贫帮包单位不等不靠,主动作为,茌平县财政局局长张明、肖庄镇党委书记赵鹏、镇长王克森、扶贫工作组组长董建忠、第一书记杨玉德等自掏腰包,每人认缴2万元,完成小高扶贫的“第一桶金”。资金还不够,董建忠、杨玉德又各自做通家人工作,以两家房产抵押,分别贷款30万元,悉数“借”给小高村。感动的村支书高化金把自家在镇驻地的门市楼抵押,贷到的90万元,也全部投进村里。今年4月,在160万元“众筹基金”支持下,顺利完工的蓬园养猪场,作为村集体企业面向全镇发包。最终,朱立春以每年10万元的承包价,淘汰20多位竞争对手,夺得猪场经营权。随后,他变卖了旧猪场,拿出全部“家底”,迅速购进生猪,这个过去养猪从未超过100头的“大户”,迅速扩栏至1125头。再有1个多月,这批猪就将出栏。朱立春坦言:“按现在行情,能赚40万元。”

  “众筹”杠杆,撬动龙头聚合力。茌平县胡屯镇养兔能手、山东省汇富农牧发展有限公司的老总韩守岭“与兔共舞”了十几年,积累了丰富的养兔经验,具有种兔同期发情、同期授精、同期产仔、同期出栏国内最先进核心技术。发家致富的韩守岭想在家乡建设标准化的养殖场,继续扩大养兔规模,可场地没着落,资金也有缺口,连跑4家银行都吃了“闭门羹” 只能望“钱”兴叹。为此,财政局和村镇领导经多次实地考察,认为这个项目能为村群众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和效益,于是协调小高村40亩流转土地用于养殖场建设,并帮着公司规范财务管理,盘活资产;协调茌平宏鑫担保公司“筹”到500万元贷款,加上该公司自有资金,共计投资1200多万元,建成了年产40万只商品兔的标准化肉兔养殖场,年可实现利润400万元。该公司不但每年向村集体缴纳3万元公益费用,还可为小高村及周边村村民提供就业岗位40-60个,月均工资2200元/人,实现村集体和农户收入双增长。

  发挥优势,搞好监管增活力。财政局局长张明认为,在财政扶贫资金有限的情况下,财政局最大“资本”不是财政资金,而是我们的财经知识和财政管理优势。一方面“众筹”的钱不是白给的,是要还本付息的。朱立春除每年10万元的承包费外,还得按照4.35%的年息归还150万元的众筹借款本息,对借款人来讲也是沉甸甸地责任。因此,蓬园养猪场3个月竣工,25天就完成1125头猪的进栏;汇富农牧采用边建边养,建设过程中采用自己进料、找人施工的“半包”方式,仅工程款就节省40多万元,开工43天第一批兔子就进了车间;“义国羊场”养羊过程中,有的配料都精确到了克。另一方面,充分发挥财政人员的财经管理优势,建立资金全程监管机制,设立银行专户,所有众筹资金的进入、拨付全部通过这个账户,扶贫项目进展、资金运营情况定期向社会公开。同时,细化预算,将每笔资金细化到项目、细化到户到人,力求资金使用精准,发挥最大效益。(董建忠 杨玉德 张立乾)

欢迎广大网民为中国网山东提供新闻线索,积极投稿。中国网山东热线电话:【0531-88556593】 投稿邮箱:zgwsdchina@126.com 中国网山东微博:http://weibo.com/aixinqiye 微信公众号 :sdpdchina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