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英语教材引热议 以前天津人在哪学英语(图)

2016-11-12 09:48:45 来源:中国西藏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高静 字号:T|T
摘要】还记得上学时老师各种提醒不要用汉字给英语标音,但还是有人会在课文下面写上“好肚油肚”吗?事实上,这种标音的方法清朝人也用。近日,一位四川成都市民展示出的一本清朝英语教材在网络引发吐槽狂潮。书中画出小格子,每个格子里都写着汉语意思、英语句子和汉语注音,乱码一样的标音让大家一头雾水。

 

 

成都市民展示的清朝英语教材

还记得上学时老师各种提醒不要用汉字给英语标音,但还是有人会在课文下面写上“好肚油肚”吗?事实上,这种标音的方法清朝人也用。近日,一位四川成都市民展示出的一本清朝英语教材在网络引发吐槽狂潮。书中画出小格子,每个格子里都写着汉语意思、英语句子和汉语注音,乱码一样的标音让大家一头雾水。清朝人真靠这种课本学习英语?这样的发音外国人听得懂吗?早期中国的语言学校什么样?以前天津人在哪学英语?……记者采访相关专家学者,为大家一揭其中种种谜题。

汉字标音十分普遍 奇怪发音受汉语影响

“托马六、唵以、及夫、尤、唵五史为”、“土、度、回夫、买以、勿伦脱”,想必英语再好的学霸也没法一下子明白这是什么意思,然而,它们对应的英语竟是非常简单的Tomorrow I give you answer (我明日给你回音)和To do with my friend(我与朋友去做)。中国传媒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金海娜表示,这种注音方式在历史上非常普遍。“以前没有拼音,连中文的发音,都是直接用同音汉字或反切的方式注音,在开始外语学习时,也习惯性地使用汉字进行标音,这是非常正常的现象。”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民族文字文献研究室的相关专家告诉记者,这种标音方法源自历史上汉译佛经的体例。“雍正年间从接待外国及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往来信使的专门机构‘会同四译馆’中分出西洋馆,专门教习拉丁文,使用的教材是《华夷译语》。《华夷译语》开始是一部蒙汉对译辞书,后来逐步扩充语种,书中多以汉文注音,如‘Don’t answer at random’(不要随意回答),就会注音为‘洞脱,唵五史为,阿脱,而蓝道姆’。”

这些读音为什么这么奇怪?金海娜表示,英语的发音多年来变化不大,“奇怪的原因,有可能是汉语发音在不同历史时期和方言中有比较大的变化,很可能和现在普通话的发音不太一样。二是当时的人们使用英语,往往能达到大概能交流的最低标准就可以了,并不像现在这样追求一口地道的口语。只要快速学会就好,发音对他们来说,并不是最重要的部分。”

 

 

京师同文馆

 

 

上海洋泾浜

商人自创“洋泾浜”学馆没文凭有功名

金海娜向记者介绍说,在清朝,中国人学习英语的热潮,一部分缘于东部沿海及长江沿线各港口陆续开放。“那时候外商云集,为满足贸易需求,商人们连蒙带猜地开创了一种中英夹杂再融入上海口音的混合语,由于当时上海的商业机构多聚集在洋泾浜的两岸,这种语言被称为‘洋泾浜英语’,rice(大米)说成‘莱斯’,fish(鱼)念成‘费斯’, have(有)念成‘哈布’,very(很)念成‘歪里’,也常用汉字注音。”同时,金海娜也表示,晚清由于缺少懂外语的人,清政府在外交场合只能雇用外国人担任翻译。“外国翻译在谈判中往往会优先为自己的国家谋求利益,因此精通外语的人才的培养受到重视,中国近代第一所外语学习机构京师同文馆也因此产生。”

北京教育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北京教志办)相关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说,京师同文馆成立于1862年,最开始是由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挑选10名八旗子弟。金海娜告诉记者,刚开始,学馆对入学资格要求很高,“必须是举人、贡生或有类似出身的五品以下、30岁以下的京外官员。公费入学,有专人负责餐饮,书籍纸笔也都由馆内供给,每月还发薪水。教师多是从英、法、俄各文馆请来的外国人,直接使用当时正在欧洲盛行的‘语法翻译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大量的中英文互译练习来学习和掌握英语。”北京教志办相关工作人员称,京师同文馆的学生毕业后没有文凭,但成绩好会得到丰厚奖励。“岁考、季考、月考都有现金奖励,每三年大考后还授予一批功名。”

 

 

天津新学书院

天津近代的外语学习

老师都是“外教”名人也用汉字标音

金海娜表示,到了民国时期,英语学习已经相对来说比较普遍,而天津作为当时具有重要历史地位的城市,许多中小学都开设外语的选修课。“咱们现在学英语都要找外教,而当时的外语老师基本都是外国人。比如曾经翻译《红楼梦》的著名翻译家杨宪益就是天津人,他曾在天津新学书院学习。都是用英国课本,老师也都是英国人。”金海娜向记者介绍说,杨宪益的生活环境,对他的英语学习产生了不小的影响,“杨宪益父亲一代八人分别去英、法、美、日等国家留学,而他幼时一直在天津的租界内生活,经常会接触外国人和西方文化。天津的环境,对外语的学习是有很大帮助的。”

天津历史风貌建筑保护专家金彭育也告诉记者,天津的租界文化,使西洋文化在天津普及,多元文化促使了外语学习的发展,天津的外语教育也与新式学校的兴起同时发展。“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天津开埠引发了城市的快速扩张,天津也开始由相对封闭的城市,逐渐变为重要的工商业港口贸易城市。在有着‘九国租界’之称的天津,教育也进入了新旧交替的时期,近代教育渐渐出现,引发了外语学习的热潮。”

“西方教会学校对天津的外语学习起到促进作用,”金彭育说,“从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天津办了不少学校,比如小书房(后名究真小学)、法汉中学、英国文法学校(校址现为二十中学)、耀华中学、南开中学等,均设有外语课程。不同国家的人在天津开设的学校需要学习的语言不同,教员都是外国人。比如南开中学中学部英文科顾问崔伯就是地道的美国人,后来他娶了自己的学生何淑娴为妻,还加入了中国国籍,曾在天津市立师范学校担任英语老师,最后在天津病逝。”

在天津有不少文化名人,都是外语学习的大家,但也有些名人仍旧采用比较原始的方式学习外语,留下不少轶事。金彭育告诉记者,与天津渊源颇深的外交家李鸿章,在学习外语时,使用的也是汉字标音。“李鸿章不会外语,但是每次出使之前,都会‘临时抱佛脚’找翻译学几句。有一次出使沙俄之前,俄汉发音的巨大差异让他怎么也记不住,就索性在随身携带的扇子上用汉语记录俄语发音。‘请坐——杀鸡切细’,‘谢谢——四包锡箔’,‘再见——大四位达理也’,竟然也达到了不错的沟通效果。”(北方网编辑曲璐琳)

 

 

 

              热搜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