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刚最近忙得要死,甚至有些焦头烂额、气急败坏,作为山东绿地泉公司一名负责清洁燃煤配送的普通员工,他第一次感受到,从政府接过来的活儿,并不如想象中好干。今年年中,他所在的公司独家中标济南市区清洁燃煤供应配送,还有政府补贴。这在很多外人看来的好活儿,怎么会如此不好干?
与刘刚相比,济南燃料集团的施振槐最近却闲了,这在往年简直是不敢想,因为每到冬天,都应是他所在的公司供应煤炭最忙的时候。
两个公司,同样是供煤,同样身处旺季,怎么会一个忙,一个闲,这背后有什么玄机?
冰火两重天
同样卖煤,闲得心慌与忙得要死“共存”
“按原计划,11月中旬,配送本该进入尾声,不料,计划不如变化快,老百姓购煤,不按你的计划来。”刘刚说,不冷的时候,任你怎么卖力宣传发动他就是不出手,天气冷了,呼啦啦全来了,根本招架不了。
工作压力大,刘刚倒不怕。只是这次,有些非同小可,领导不断地催,由于煤炭不能按时送到,老百姓不能取暖,随手拿起电话就打12345市民服务热线投诉,一个个问题压下来,需要解决;最关键的是,人们还捅到电视问政节目中,广而告之。
刘刚理解煤炭送不到老百姓家他们的焦急心情,但有时他也无能为力。出于环保角度考虑,济南已很少有煤炭加工厂,绿地泉公司供应的清洁燃煤,全部需要从淄博运过来。“你也知道济南的交通状况,大卡车不让进,只能先运到郊区,再用小车运进来,这一倒就需要时间。”刘刚说,晚了就会被投诉。
与刘刚焦头烂额不同,在济南燃料集团旗下历下分公司工作的孙先生,今年却相当清闲,他负责大明湖南门对面明湖煤店的管理工作,供应周边居民生活用煤。照理说,每年冬天,都是煤店的旺季,可本该繁忙的他今年却坐在办公室里喝茶:“煤店目前正常营业,只是今年没有开张。”
记者在明湖煤店看到,仓库大门紧锁,里面机器锈迹斑斑,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开动过了。不远处老东门商圈附近,历下分公司还有一家奎垣后煤店倒是正常营业,48岁的施振槐在这里送煤已经23年,今年最闲:“能不闲吗?过去一天得送两吨煤,现在一周下来,还送不到两吨。”
历史性转变
绿地独揽市区供煤权仅招标代理费就130万
两家公司一冷一热、一忙一闲,背后是济南在“抗霾”领域的努力。“大气污染,群众是受害者,但同时也是‘雾霾’制造者。”济南市经信委相关人士说,根据环保部门发布的数据,去年济南大气PM2.5来源中,燃煤污染占到29%,这其中民用燃煤污染又占到55%。
从长远来看,治理大气污染,城区肯定要实现无煤化,但现阶段,煤炭仍取代不了。比如没有集中供暖的居民,还得靠烧煤取暖,因此,煤炭清洁化是必然选择。统计数据显示,洁净型煤与普通燃煤相比,可节约煤炭量两三成,减少颗粒物排放70%以上……
近年来,工业领域用煤清洁化进步很大,治霾潜力挖得差不多了,下一步必须推进民用领域。“事实上,在北京、天津等城市,民用燃煤清洁化从2013年左右就开展了。”市经信委上述人士说,他们曾多次去考察学习,北京是“减煤换煤、清洁空气”行动,天津是“散煤清洁化治理”。
之后,济南发布《通告》,禁止在城区内销售原(散)煤和不符合规定标准的型煤。“光靠‘堵’是不行的,还得‘疏’。”市中区经信委相关人士说,禁止销售高污染普通燃煤,居民生活用煤怎么办?还得供应清洁燃煤,让老百姓买得着、用得上。
于是今年3月,市中区率先启动清洁燃煤供应配送招标,很多要求都是参照北京、天津的。企业参与非常踊跃,近30家企业参加,最后绿地泉公司以拉开第二名几十分的成绩中标。
随后,天桥区、槐荫区、历下区、高新区、历城区招标,绿地泉公司总是毫无悬念中标。“我记得最后,一些公司一听说我们参加招标,就不参与了。”绿地泉公司负责人郭先生说,他们的投入不小,仅招标代理费就花了130万元,这显然非普通小公司甚至私营煤店所能承受的。
绿地泉公司作为市内唯一中标企业,意味着它可以在市区供应清洁燃煤,市场价格为980元/吨,政府补贴400元/吨,向市民以580元/吨的价格供应。“供应价明显低于市场价,就是要吸引市民购买使用清洁煤。”郭先生说,这也是以市场手段抢市场,毕竟,社会上还有不少供应劣质燃煤的煤店,销售价格很低,如果清洁煤价高于劣质煤,居民就有可能图便宜,购买劣质煤,从而影响清洁煤推广和治霾效果。
老国企“被冷落”:不卖煤能做什么呢不解与彷徨
与此同时,绿地泉的中标,让老国企济南燃料集团总公司感觉被冷落、被抛弃了。在此前的67年里,它一直是政府的“宠儿”,享受贴息甚至免息贷款,负责济南市燃煤供应。根据史料记载,该公司的前身是成立于1948年的济南煤炭运销公司,至今已有68年历史,1975年更名为济南市燃料公司。
家住长盛北区的王静芬今年77岁,至今还记得上世纪80年代,济南市燃料公司的“牛掰”史:“光在这老东门附近,就有多家煤店,老百姓去买煤,一次买一吨以下,都不卖给你,咱也理解,当时没集中供暖,也没有煤气,家家户户做饭取暖都得靠煤,因此都去买,买少了,人家忙不过来啊。”明湖煤店的孙先生称,顶峰时期,很多煤店年销售量都得过万吨,当时公司还有6个大型烟煤原料煤货场、铁路专线等。
据介绍,当时供煤不是市场行为,而是政治任务。然而,这一切从1992年济南市燃料公司升级为济南燃料集团总公司开始转变,苏先生这一年进入总公司,公司开始市场化转型,一些工厂便绕过燃料公司采购煤炭,私营煤店出现,以低廉价格抢占市场。
“作为国企,没法跟个体户拼价格。”苏先生说,国企首先要承担社会责任,绝不销售不符合规定的劣质煤,个体户就不一样了,只要市场能接受,就会供应,价格也大大低于国有煤店。据不完全统计,在去年清洁燃煤还没推广时,济南燃料集团在居民用煤领域的市场份额已缩到20%左右。
“如果只算市场冲击,还不算什么,毕竟还有很多老百姓相信国企。”孙先生说,关键是社会进步,旧城改造步伐加快,集中供暖,煤气、天然气管网迅速增容,居民生活条件提高等客观因素,导致民用煤市场需求逐年下降。目前,济南燃料集团总公司40个煤店已被陆续拆迁,剩下13家正常营业,6个大型烟煤原料煤货场,已全部腾笼换业,有的做了蔬菜批发市场,有的被房地产开发。
今年没能中标济南清洁燃煤供应,对燃料集团来讲又是“当头一棒”。毕竟,2010年左右煤炭供应紧张时,省市领导还亲自过问调度,帮助燃料集团购进优质山西阳泉煤、北京京西煤,保证市民冬季取暖;2014年之前,还享受贴息贷款,购进原料煤,相关部门还亲自下来督查,要求确保煤炭供应。
没想到短短一年多时间,世界变化如此之大,没了政府补贴,也没有中标。最为关键的是,作为以煤炭销售为主业的燃料集团不卖煤,能做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