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松鼠在山上觅食。
文/片齐鲁晚报记者唐园园
动物明显增多林间有松鼠跳舞
今年80岁的李成泉是千佛山的常客,他从少年时期就喜欢在山上转悠。这几年千佛山的变化,他最愿意用“翻天覆地”来形容:山上的人文景点变多了,晚上的路灯变亮了,小广场上的木椅子随处可见,裸露土地几乎看不到了。李成泉是大舜艺术团的团长,每天艺术团都会在千佛山卧佛东侧百余米的丛林中排练演唱,上月某天早晨,正在排练的老人们突然发现排练队伍旁边多了几个“看客”:三四只小松鼠在树林中的枝丫上来回跳跃,“从一棵树跳到另一棵树,活泼得很。”李成泉一使眼色,示意大家停止排练,艺术团的老人们像孩子似的观察起树上可爱的小动物来。
“我在山上逛了几十年了,还真是头一次见,太惊奇了。”7月27日,李成泉回忆说,尤其是近两年,千佛山上的动物似乎一下子多了不少。“每天早晨八点多,我们就会在林中练声,这时树上就会有布谷鸟跟着唱,每次还都唱在拍子上,太有灵性了。”
熟悉千佛山的李成泉会惊奇地发现意外来客,但即使是头一次来到千佛山的游客也会发现千佛山的灵动。近日,齐鲁晚报记者从千佛山西门进入景区,沿丁香路一路向上,夏日特有的蝉鸣声一路相伴。路两边的草地中,时不时地传出几声蛙鸣,趣味盎然。
“在市区还能听取蛙声一片,真是太不容易了。”家住千佛山附近的胡女士说,前些日子她带着孩子在千佛山上游玩时,儿子听到青蛙叫声疑惑不已。“现在市区内哪里还有地方能听见青蛙叫声啊?这对孩子就是上了一堂生动的生物课啊!”
常逛景区的市民和景区工作人员都表示,千佛山上小动物的增多也就是这两年的事情,尤其是今年景区内的鸟类、青蛙、松鼠等数量明显增加。“秋冬季节,千佛山上方经常会出现‘鸟云’,看着像一片乌云,其实是一群鸟飞过,在集体觅食。”景区工作人员介绍,麻雀、斑鸠、花喜鹊、灰喜鹊随处可见,时不时还能看见小山鹰。
山体上“动刀子”涝时储水旱时放水
这些生物是从哪里来的呢?现在能有多少种呢?这些问题即使是景区相关负责人也说不清楚。“2003年,景区从东北大兴安岭林区引进3000多只野生小松鼠,让它们在千佛山安了家。”景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十几年过去了,当时的小松鼠已经多年不见踪影,这两年又重新出现在市民视野中,着实令人惊奇。
若说小松鼠还有历史可循,那青蛙在千佛山中可真算是新奇的生物了。青蛙的生存离不开水和潮湿的环境,稻田、池塘、水沟或河流沿岸的草丛是它们最愿意潜伏的地方。千佛山上少水、储水难,为何原先硬邦邦干巴巴的山忽然之间变得湿润,有了灵气呢?
去年春天,千佛山西区先进行海绵工程建设试点,通过改变地形地势,将下的雨储蓄在了景区内,水留住了,景区就变得有了灵性,目前千佛山西区也是山体中生态最丰富的区域。
景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之前山体整个是斜坡,每年汛期雨水自山顶冲刷而下,经常把苗木、泥土沿水道冲到景观路上,既造成了水土流失,又影响园区景观。”对于这点,住在千佛山东门的李成泉感受特别深,“之前下雨,‘哗啦啦’的,路面根本没法看,现在山洪暴发似的情况没有了。”
如何把水留住?如何能做到涝时储水、旱时放水?千佛山在山体上动了不少“刀子”,如今山体才出落得水汪汪。7月22日中午,记者在千 2?c佛山看到,刚下过雨的景区道路上几乎见不到积水的情况,道路清爽干净,两旁的树木郁郁葱葱,将整个道路遮在林荫下。
景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山体绿化时,会采用鱼鳞坑、下沉式绿地、水平阶等多种“海绵体”来收集雨水。如在缓坡采用沿等高线砌垒水平阶的方式绿化,增加山体对雨水的滞留面和渗透量;在山间小道上设置导水槽,将顺流而下的雨水导入两侧植被绿地,确保留住雨水;在植被选择方面多采用乡土树种,尽量维持山体原有生态环境,增加雨水蓄积能力。
“这是一处蓄水池,用来收集雨水。”景区相关负责人指着观音寺旁的一处观景平台说,这个平台下面是一处能储蓄雨水的水池。近几日的几场雨水已经将蓄水池积满。“等到旱季的时候,就会用这些水来浇灌山体内的绿植,起到节水保泉的作用。”
打造园林水系景观城中山变城中花园
在千佛山西区有一处“雨水花园”,下完雨的水池中溢满了水,周围的植物生长得十分茂盛。景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建造雨水花园之初,在其周围撒了三四十种野花种子,到了开花季,大量的蝴蝶就在其周边翩翩起舞。
所谓的雨水花园,其实就是渗透塘的升级版。在山体公园建设中,对雨水的收集利用十分普遍。“渗透塘就是在低洼地段铺上一层鹅卵石做生态装饰,到了雨季,雨水会自然停滞,并缓慢渗透。”景区相关负责人介绍。
留住水只是初级目标,如何将水系和景观结合形成美景才是目的。“千佛山景区的建设更偏重景点打造,将‘海绵城市’理念贯穿其中;新建山体公园会先补植苗木,建设雨水收集系统,再建设基础设施,打造景点。”千佛山风景区管理中心主任焦玉忠曾说,景观和谐美观是项目建设的首要目标,像西区的雨水花园,有水时要充满灵性,没水时也得景色宜人。
有了水,在池边周围种植的黄花鸢尾、花叶芦竹、千蕨菜等水生植物生长旺盛,不但涵养了环境,还吸引了鸟类饮水、青蛙栖息、蝴蝶飞舞,逐渐形成一个可观可用的微型湿地景观。
记者了解到,千佛山景区今年正在逐步增多类似水系景观的打造,收集水、利用水,打造水系景观和微型湿地景观。
2016年,千佛山景区在弥勒胜苑大佛西南侧修建了一处旱溪,占地面积约500平方米,安装假山石约100吨,还砌垒了水平阶及挡土墙;在万佛洞东侧山谷上部加建了三道拦蓄挡墙;完成了慈云谷中段水系收集系统,其中修筑渗透塘约200平方米,铺设旱溪约100平方米,砌垒水平阶约200米,安装假山石约500吨,栽植乔灌木约3000株,种植地被约6000平方米。
最值得一提的是,千佛山南门要打造一处地上水系景观。原先从千佛山东南部到南门区域是一条狭长的水道,而现在景区要将海绵城市建设和园林造景融合,打造出一个新景点,为游客和市民提供一处休憩游玩的地方。“在区域内建设水平阶、旱溪、渗透塘、截水沟、木栈道、水榭等工程内容,并与园林景观相结合,形成有园林景观效果的雨水增渗收集利用系统。目前,该工程正在紧张施工中。”景区相关负责人介绍。
目前,大千佛山景区冲击5A景区正在进行中,作为一个整合的概念,大千佛景区是以千佛山和千佛山南边的佛慧山为核心,涵盖千佛山、佛慧山、平顶山、蚰蜒山、金鸡岭五大景区。目前,除了千佛山外,佛慧山、金鸡岭都在进行海绵工程的施工。
不久之后,济南市民不仅能拥有一座镶嵌在市中心的山,而且会是有多个连成片的、带有水的灵气的、充满活力的园林景观的市民休闲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