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山东临沂5月10日讯(通讯员 朱家莹)3月的蒙顶山上,春风吹绿了千亩茶园。呼吸着这里弥漫着茶叶清香的清新空气,跟随着蒙顶黄芽制茶大师刘思强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山路上,看到满山的茶园在雨雾中青翠鲜嫩的样子,我不禁感慨,果然是“蒙顶茶畦千点露,浣花笺纸一溪春”!
采茶
这次来到蒙顶山是为了寻找茶中珍品蒙顶黄芽的制茶大师。身边的刘思强师傅——四川省蒙顶皇茶茶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部经理,就是这里的茶人向我推荐的个中翘楚。当我迫不及待地想亲自看看一片片鲜叶是经过怎样的工序最终变成我们杯中的珍贵饮品时,刘师傅却先带我到了蒙顶山上的茶园。一边带领着我欣赏春天里的茶园美景,一边给我介绍蒙顶山与茶的渊源。在与他短暂的接触中我感受得出来,刘师傅本身应该是个话不多的人,可是我却从他简单的话语中听出了他作为蒙顶山茶人的自豪,感受到了他对眼前这座茶山的浓浓热爱之情。
参观茶园中,他告诉我,虽然最后的茶是从他们这些制茶人手中制造出来的,但是,没有茶农们的辛苦,便做不出好茶,也喝不到好茶。所以,要了解蒙顶黄芽的诞生过程,就要先看看原料从哪里来的,要看到从茶园到茶杯的全过程。看到刘师傅这么谨慎的安排,我不禁想,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份对茶农的尊重、对茶的热爱,才能成长为业界认可的制茶大师吧!
看完了茶山,刘师傅先带我来到了位于蒙山腰际的智矩寺。他告诉我,要看到最传统的蒙顶黄芽的制作过程,得从这里开始。听他这么说,我不免有些疑惑,明明是要做茶,怎么就到寺庙了呢?难道是要先进行什么仪式吗?看到我的不解,刘师傅笑着对我说:“进来就知道了。”进了智矩寺之后,我才知道,原来这里是并不仅仅是一座庙宇,还是过去的贡茶制造地。
看了墙上的资料,我才弄清楚了智矩寺与茶的渊源。清光绪版《名山县志》里记载:智矩寺在县西十五里,蒙山五峰之下,汉甘露道人始创。宋淳熙时重修,每年于此制造贡茶。刘禹锡在《西山兰若试茶歌》中的“何况蒙山顾渚春,白泥赤印走风尘”,就是描写唐代智矩寺皇茶入贡的情形。清末至民国统治的50余年间,寺庙倾废荒芜、仅剩下贡茶坊和一座殿堂。1958年,这里被开辟为国营蒙山茶场制茶车间,当时刘师傅就在这里工作。但是,由于国营蒙山茶场制茶车间经营不善倒闭,2002年这里被热爱茶文化的蒙顶山茶人杨奇接手。现在,在这里可以用古法方式制备高级名茶,再现传统工艺。要看到刘师傅炒制最传统的蒙顶黄芽,这里是不二之选。